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1)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他所说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实质上是对脱离JL 童而由成人决定的、外在的、终极性的教育目的的纠正。

(2)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3)杜威认为,教育具有社会性目的,那就是引导新生一代适应民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答案】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初期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人文主义是这场运动的旗帜,在教育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

(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

(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5)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 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3. 简述路德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答案】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发起者是马丁·路德,他的教育思想有:

(1)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路德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宗教性的,在于使人虔信上帝,使人灵魂得救,办学校不仅益于教会,也益于国家。具体表现为:

①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

②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

③重视各类教育的发展;

④重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这样就强调了教育为国家服务的宗旨。

(2)影响:

①改变了上帝主宰一切、教皇按照上帝的规定主管人间一切事物的思想;

②导致了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即由历来以管理国家是世俗君主的责任,劝慰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教会的责任,进而发展为上帝给世俗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国家的教会都应附属于君主。这个思想为近代教育由教会控制过渡到国家控制奠定了基础。

4. 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可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有:

①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

②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知识中心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①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其主要特点:a. 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b. 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而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组织。

②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其主要特点: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认为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5. 简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答案】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中。他经过多年的教育实验,开展教育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办学成绩斐然,参观者成批而至,其学校成为当时欧洲的“教育圣地”。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教育目的。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应是“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包括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

(2)教育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要求将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

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③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化;

④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3)要素教育。要素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体系的重心。其基本思想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主要有:

①体育。体育的任务是发展儿童身体的力量和技巧。体育中最简单的要素是各关节的运动。关节活动的最基本动作是打击、搬运、拖拉和旋转。

②德育。道德教育是裴斯泰洛齐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他认为,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

童对母亲的爱。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首先在家庭中奠定。教育儿童要靠说理,而不求助于体罚。

③智育。数目、形状、语言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智育借助这三个要素来实现。

(4)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①语言教学。裴斯泰洛齐把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语言教学要从发音教学开始,然后进行单词教学,最后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教学。

②关于算术教学。裴斯泰洛齐认为数字1是数目的最简单的要素,而计数是算术能力的要素。

③关于测量教学,也称为形状教学,其目的是发展儿童对事物形状的认识能力。他还将测量教学和图画教学、写字教学联系起来,认识直线、曲线等形状要素也是绘画、写字教学的简单要素。

,他一方面亲自(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1774年,裴斯泰洛奇创建“贫儿之家”

教这里的儿童读、写、算的知识,并施以道德教育,同时让他们学习农耕、纺纱等生产技艺,参加生产劳动,从而在教育史上首次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步实践。

6. 简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答案】昆体良是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是《雄辩术原理》。在书中,他提出了雄辩家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

①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重视儿童的天性;

②在教育目的上,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雄辩家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所以,他认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成为雄辩家。善良的人应该是有识别善恶的能力和遵守法律与坚持正义的人:

③在人的发展和教育过程中,他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 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养成儿童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④学前教育,他认为,在幼儿能说话的前后,就应该对他进行智育,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赞扬学生。

(2)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