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研究效率,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可采用1:R匹配,不过R值一般小于() 2。 3。 4。 5。 7。
患者睑弦红赤溃烂,痒痛并作,眵泪胶粘,睫毛成束,部分睫毛脱落。其病因是()。 A.脾胃湿热,外感风邪。 脾胃蕴热,复受风邪。 心火内盛,复受风邪。 阴虚火旺,灼伤睑弦。 气滞血瘀,睑脉受阻。
患者女,54岁。因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入院,青霉素皮试(-),针对感染给予青霉素,针对中毒性休克给予静滴去甲肾上腺素。所给药物的药理作用为() A.激动α受体,收缩血管。 阻断α受体,舒张血管。 激动β受体,收缩血管。 阻断β受体,舒张血管。 激动多巴胺受体,舒张血管。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20+d,呕吐、双下肢麻木2d”来诊。发热(体温不详)伴有寒战,头痛呈刺跳痛,前额明显,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40.2℃,P110次/min,R、BP正常;慢性病容,消瘦;轻度颈强直;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轻压痛;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存在,浅感觉存在。应采取的治疗方案包括()(提示:脑脊液结核杆菌抗体(+),未见抗酸杆菌及隐球菌。) A.头孢菌素抗感染。 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强化治疗。 降低颅内压。 肌内注射吗啡镇痛,药物退热。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异烟肼。 同时口服泼尼松。 注意电解质紊乱。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天,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唑氮核苷口服液,次日体温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本病最合适的治疗是() A.口服琥乙红霉素。 青霉素80万单位,每天2次,肌内注射,共7~10天。 华素片含喉片,每天3次。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以上选项均不对。
处方组成:银花12g连翘12g桔梗9g竹叶6g薄荷6g荆芥穗6g淡豆鼓6g牛蒡子9g生甘草5g芦根6g解表剂可分为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