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703政治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风险投资
【答案】风险投资是指风险资本的运营,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值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特点是:
(1)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
(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井主动承担高风险;
(3)在投资的同时也往往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
(4)具有资本主动推出的要求和机制,一般是在投资成功并获高利后回收资本,再转向其他风险投资项目。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并且不会持续留存在某一企业。风险投资有助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能够优化资本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且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就业,有利于经济发展。
2. 社会总产出
【答案】社会总产出是指社会生产的总成果,也称作社会总产品。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周而复始、不断地运行和发展,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相应地,生产社会总产品的部门可分为两大部门: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称为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物质性服务,即与物质产品的生产、维修、运输和分配有关的服务); 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
分析社会总产出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出的总量即其价值构成,可用系列总量指标来衡量,如GDP .GNP , NI 等。社会总产出的结构即其生产门类划分和创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亦即产业结构和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
3. 雇佣劳动制度
【答案】雇佣劳动制度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为其生产,并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建立的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的。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
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自己的工资收入,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偿地为资本家创造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4. 资本积聚
【答案】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并且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 但以这种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一般速度较慢。
二、简答题
5.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案】(1)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在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到实现。在社会总产出中,在补偿了两大部类原有的耗费以后,还必须有一定的剩余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扩大再生产所要求追加生产资料、生产服务和消费资料、生活服务的需要。
①社会扩大再生产第一个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所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是由第一部类生产的。因此,第一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生产资料和服务耗费以后,必须有一个余额,用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需要。这就要求第一部类中代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两部分的产出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补偿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耗费总额·即,I (v+m))>Ⅱc 。
②社会扩大再生产第二个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还需要第二部类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因此,第二部类的产出在补偿了当年两大部类的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已消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后,也要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劳动力所引起的追加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需要。设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消费量为m 八,则从第二部类m 中减去m/x后的余额就是该部类积累的部分,这部分积累额是用于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这样,第二部类产出除补偿本部类人员所耗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外,余下的包括积累在内的部分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现有人员补偿所耗费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总额。即,Ⅱ[c+(m 一m/x)>I(v+m/x)。
(2)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根据再生产正常运行所提出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基本要求,首先是第一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其次是第二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生活服
务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即m-m/x的余额)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4c 表示)和追加的可变资本(用
求平衡要求可以分别用以下两个公式表示:
①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在此,把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简化为
它和上述第一个前提条件
IIc 的部分,正是 ,把表示),上述这两方面的供进行对比,就可知这个前提条件所要求的I (v+m)大于之和,代表了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的需要; 从其使用价值的供给来源看,是来自于第一部类提供的积累即I (m-m/x)那部分的。
②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可简化为
,
与上述第二个前提条件
的
即II (m-m/x)那部分的·
可以得出一个能够反映两大部类交换关系的简约的公式,它是社会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
在这个公式里,
的则是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 而
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因此,等,两大部类的产出才能都得到实现。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有哪些?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组织,同时又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组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
(1)经济调节。主要指国家要对整个国民经济统筹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发布信息,协调利益关系,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督检查。政府首先实行科学决策、制定并实行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调节收入分配,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为犷有效的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必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弥补市场调控之不足,以保障国民经济能以较快速度稳步协调发展。
进行对比,就可知该前提条件所要求的部分,正是之和,代表了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对生活资料和生活服务的需要; 从其使用价值的供给来源看,来自十第二部类提供的积累 这部分在供给的实物形态上是生产资料、生产服务,所需要的供给和需求恰好相反,它供给的是消费品,需求的是就需要和进行交换,并且彼此的价值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