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640社会学基础理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法理型统治
【答案】韦伯认为,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下列基础上的,即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两者兼有之)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因此,法理型的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①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
②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
③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
④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
⑤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
⑥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
⑦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这种法理型统治可以采取各种极不相同的形式,而科层制则是其中最纯粹的形式。
2. 操作化
【答案】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狭义的操作化是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广义地,操作化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3. 功能主义
【答案】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潮流,在20世纪的社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德、帕森斯、默顿等人。结构功能主义者是把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有机生命体的一个整体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和具体部分组成,而每个系统和部分又承担着整体社会的一部分功能,正是以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得社会整体得以存在,因此,他们从社会整体存在的必要性出发来分析个体行为和社会制度、社会现象,认为所有社会现象必然是某种功能性的体现,功能主义由此得名。
4. “经济周期”论
【答案】熊彼特把经济周期分为三种: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每一个周期内部都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整个经济过程就是这四个阶段循环往复的过程,长周期中包含有中周期,中周期中包含着短周期,因此,整个经济过程又是山这三种周期复合而成的。伴随着这一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是创新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5. 索引性表达
【答案】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就其意义而言,它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达,尽管模糊和不精确,却不妨碍社会互动的进行。索引性表达是加芬克尔在《常人方法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二、简答题
6. 简述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列出五种因素)。
【答案】(1)社会变迁的含义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2)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①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指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亦可称为“原始自然环境”。第二类指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为“人化自然环境”。环境变迁及其对社会变迁的作用包括上述两个方面。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是依其自身变化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随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化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人口。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一定的人口状沉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日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会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给就业、保健、教育等造成很大负担; 人口数量不足,会造成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短缺; 人口质量低,就无法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建设的要求,同时也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人口分布不合理,会造成某些地区人口过度集中,使城市人口拥挤、污染严重、交通堵塞、住房短缺、犯罪增多、城市管理困难; 人口老龄化,会产生社会保险、道德观念、医疗保健、经济负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③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或设置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又给予社会变迁以直接的影响。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除了经济制度外,人们特别重视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政治制度既可以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又可以限制或束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执行机构一一政府还常常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互动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发生直接的作用。制度结构的性质及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变迁的方向和过程。
④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
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即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系。因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迁的基本力一面,并且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生活方式常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为满足需要而在各种生活领域中进行活动的行为习惯。
⑤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指在社会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增长,科学技术研究规模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不仅扩大了人类生活的范围,带动或直接造成社会物质则富的增加,而且通过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所要求的组织和制度,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互动方式,直至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⑥经济。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因素和内容,对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既包括社会物质财富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提高; 既包括不同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的更替,也包括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结构、劳动方式的变化。从原始社会人类完全依靠猎取和采集自然界的动、植物而生活,到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出现,从18世纪大机器工业的产生,到现代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技术群和新产业群的出现,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变迁,从而最终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
7. 如何理解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
【答案】全球化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涉及多种学科、具有多种维度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全球化过程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在全球化的压力和挑战之下,对我国的民族主权、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的关系产生了影响。
(2)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科技、管理理念等对我国的现代化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总之,全球化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过程,是一个客观的、正在发生的历史过程。它继承了从16世纪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我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对我国而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努力发挥其对我国有利的一面,尽可能规避小利的一面。
8. 简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答案】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既互相交叉,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
(1)联系:社会福利可以看作是社会保障的发展。
(2)区别:
①社会保障一般指的是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体实施的社会援助,它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限的。社会福利是由国家立法对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制度。
②狭义的社会福利是针对少数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或保障。广义的社会福利指针对所有居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