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612教育学综合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结构主义教育思潮。
【答案】(1)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20世纪60年代起,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2)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①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依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的智能发展;
②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知识是人们赋予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③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结构主义教育家从教育可以促进智慧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完成“学习准备”的状态并不是随生理年龄的增长而主要是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进展的,因此,教育不应消极地静待儿童自然成熟的到来才开始教其学习,而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儿童尽可能早地开始学习某些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了让儿童早期开始学习,需要把知识改造成为一种与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思想方式相适合的形式,并通过儿童自己能触摸到的具体材料来学习;
,主张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④提倡“发现法”
(3)对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评价
①优点。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对现代西方课程论的影响很大。由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对策,因此,它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不足。结构主义教育的某些观点具有片面性,其编制的课程与教材偏难等,也不断招致了人们的责难。
2. 简述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答案】课程目标是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某项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一般来
说,课程目标可以包括技能、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主要有: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在明确提出教育的总目的和培养目标后,课程目标才可能清晰化,才可能对整个课程的制定和实施起到应有的作用。
(2)学生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课程目标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
(3)学科发展
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学校中的目标是不同的。例如数学课程,在小学和中学,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其课程目标都应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
(4)社会要求
社会对不同课程要实现的功能有不同的要求,课程目标的确立也应考虑到社会要求。
(5)课程特点
课程可以分为宏观课程和微观课程。宏观课程又可分为普通课程、职业课程和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应该不同。普通课程的目标一般以认知类目标为主,职业类课程则应以实践类目标为主,专业类课程则兼有两类目标。微观课程如语言一文化类课程、哲学一政治类课程和道德伦理类课程、以及艺术一体育类课程等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课程目标也应根据其特点来确立。
3.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
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 是B. 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限选三项)
A. 新闻类B. 影视剧类C. 体育类D. 广告类E. 谈话类F. 歌舞类G. 少儿类H. 其他
(3)排序式。
示例:
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 )能坚持观察活动。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 )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
4. 简述杨贤江“全人生的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创立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做出过重要贡献。杨贤江的教育研究大量是针对青年问题的,他对青年的理想、修养、健康、求学、择友、社交、婚恋等各方面都给予耐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谓之“全人生指导”。
(1)“全人生的指导”的目标:对青年给予全面的关心、教育和引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全人生的指导”的内容:
①人生观指导:以对人类做出贡献为幸福。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要求将青年的需要、时代的趋势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思考人生的目的,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
②政治观指导:投身革命,改造社会,欲做专家,先做战士。杨贤江旗帜鲜明地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他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
③健康生活的指导:具备常识,注重锻炼,有强健的体魄与精神。健康生活就是体育生活。杨贤江认为,有鉴于传统教育的缺陷,健康生活尤显重要,也是青年应有的态度和义务。健康生活是个人生活的资本,倘若健康生活不完全,人将不能有所生产,近乎废物。
④劳动生活指导:以劳动为荣,有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劳动生活或称职业生活,是维持生命和
,快乐地劳动,并以之与生活目的保持促进文明的要素,是幸福的源泉,人人都应持“乐动主义’
一致,轻视劳动就是轻视了自己。
⑤公民生活指导: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公民生活就是社会生活,要懂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群而存在,青年人尤其要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⑥文化生活指导:参加科学、文艺、游历等多方面文化活动,富有人生情趣。文化生活或谓“学
,包括科学、文艺、语言、常识、游历等的研究和欣赏活动,可增添人生情趣,促进社会艺生活”
进步。
5. 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
【答案】墨家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创始人而得。墨家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墨家是“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家是代表农民与小工业商业者、注重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教育团体;
(2)墨家以教育为“兴天下利,除天下害”的手段;
(3)教育的目的,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