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播者
【答案】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传播者具有以下八个特征:
①传播者具有政治倾向性;
②传播者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
③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④传播者大都受过专业训练;
⑤传播者有机会对成千上万的人产生影响;
⑥传播者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
⑦传播者能获得特殊的双重报酬;
⑧传播者的工作紧张程度较高。
2. 信息高速公路
【答案】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和信息系统工程,是一种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总统在1992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倡议者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影响。
3. 可信性效果
【答案】可信性效果是著名传播学者霍夫兰在对信源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实证后提出的概念。可信性效果意在说明: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这一概念说明,对传播者而言,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4. 编码和解码
【答案】编码和解码是指大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 )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
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解码(decode )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5. 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
【答案】广播电视板块式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又称“杂志型节目”。大板块节目的兴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节目构造,扩大了受众的信息接受面,在有限时间内满足多层次的受众的需求,使广播电视节目呈开放性,具有比较显著的视听效果。相对于传统的节目编排模式,板块式节目的结构方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 传统节目编排结构分散,时间长度随意性较大。 ②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 而传统结构中节目内容基本互相独立,缺少联系。
③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 而传统结构的节目内容界定明确,指向单一。
3.CIS
答:CIS 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到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送到企业的周围,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理念识别系统(mindidentitysystem , MIS )、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identitysystem , BIS )及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dentitysystem , VIS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CIS 的三个层层展开、环环紧扣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6. 结合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谈谈你对网络社会资本的看法。
【答案】(1)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得到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学者的普遍关注,研究者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定义和测量。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阐述及概念操作多种多样,总体而言可分为两大维度,“个体社会资本”以及“集体社会资本”。
“个体社会资本’,主要侧重于从行动者本身的视角出发,考察以每一个被研究者为中心延伸出去的网络情况,衡量其个体所占有的社会资源的多寡,以其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的规模及其特点。而“集体社会资本”的a}」量不仅将社会资本视为个人拥有的资源,而且将其视为一个组织、一个社区甚至是整个社会所拥有的资源和财富,因此,对组织和社区起作用的信任、公共参与、社会联结和社会规范等便成为主要的测量指标。
(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会资本”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关注,其中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对网络社会资本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 )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微博、博客、维基、社交网络等都是社会化媒体的具体实例。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方式改变f 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多对多”的对话形式,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互动、共享、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微博、社交网络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开创了全新的自媒体时代,UGC (用户创造内容)和CGM (消费者产生的媒体)成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
在社会化媒体发展的推动下,网络社会资本一方面在迅速增加,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通过网络社区的共享性和互动性,占据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且这种占有的海量性和便利性与日俱增。在社会化媒体蓬勃成长的今天,网络社会资本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春天。
但是,网络社会资本毕竟建立在虚拟空间的基础上,即使是立足于熟人关系的网络人际传播,也容易出现失实的情况,这就导致网络社会资本因信任和社会联结上的漏洞而存在一定的风险。换言之,由于稳定性和真实性不强,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可能助长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从而影响个人或者集体的网络社会资本的实际占有价值。
7. 简述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
【答案】(1)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制作问卷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以一般社会成员为对象的调查中,应留意以下九个方面:
①采用通俗易懂的口语体。
②避免使用属于特殊群体的语汇或专业语汇和缩写词。
③避免使用暖昧、多义的词语。
④避免非现实的或虚构想象式的提问。
⑤避免主观诱导式提问。
③避免提问调查对象记忆模糊的问题。
⑦在一个问项中避免双重提问(询问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
⑧留意提问顺序的影响(前项提问可能会对后项提问的回答产生特定影响)。
⑨将调查对象容易拒绝回答的问题,尽可能放在后面。
(2)问卷中的问项,依回答力一式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
①闭合式问项是指问卷中规定几种答案,请答卷者从中作出选择回答的问题。
②开放式问项是指请答卷者自由回答的问题。
在一份问卷中,两者并用的情况也常见。
8. 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小平衡状态。
【答案】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力量的不平衡
①传播媒介的分配不均。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建立了异常强大的新闻传播事业,拥有大量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工具。反之,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新闻传播事业基础与设施薄弱,新闻传播工具既缺乏又落后。
②新传播技术导致不平衡加剧
a. 某些大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企图在电波、网络空间构筑起新的霸权。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打着一场“无硝烟的电子战争”,借助无孔不入的传播工具从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b. 传播工具的普及率及其先进程度决定着信息量的获取能力。新传播技术领域更能体现出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