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此病西医治疗可选择的药物是() 柳氮磺胺吡啶。 硫唑嘌呤。 米索前列醇。 地塞米松。 奥美拉唑。 6-巯基嘌呤。
睁-闭眼试验所致的正常反应不包括()。 α节律阻滞。 基本节律同化。 盲人不出现α阻滞现象。 癔病性黑蒙者闭眼时α节律正常出现。 一般睁眼后,经过;1s的潜伏期,枕区会受到抑制。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有多种核型,不正确的是() 周边型。 均质型。 颗粒型。 原生质型。 核仁型。
反向溶血空斑试验利用的是SPA的什么特征() 能与人IgG的Fab段结合。 能与人IgG的Fc段结合。 能与人的C3受体结合。 能与绵羊红细胞受体结合。 能与丝裂原受体结合。
患者女,6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伴稀水便2天”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大便7~8次,呈糊状,伴左下腹隐痛不适,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未系统治疗。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大便每日可达8~10次,呈水样便,左下腹阵痛,伴明显消瘦,乏力。不伴发热、盗汗、头晕、心悸、腹痛及腹部包块。有轻度口干。既往否认急性菌痢病史,否认血吸虫接触史,否认家族中类似疾病史。查体:体温36.8℃,心率92次/分,营养欠佳,无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此病中医治疗原则及主方分别是()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温中燥湿,调和气血;不换金正气散。 养阴和营,清肠燥湿;黄连阿胶汤。 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芳香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散。
不能应用于检测B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