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894管理学(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精神?

【答案】(1)组织的价值观就是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全体员成部分员工对该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以及指导这些活动的一般看法或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各层级和各部门的各种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问的关系等等。每一个组织的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的层次和内容,成功的组织总是会不断地创造和更新组织的信念,不断地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标。

(2)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组织精神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组织成员共同奋斗的精神源泉。

2. 组织层面的变革阻力有哪些?

【答案】组织层面的变革阻力主要包括:

(1)结构惰性。指组织拥有内在的机制保持其稳定性。当组织面临变革时,结构惰性就会充当反作用力,努力维持原有的稳定状态。

(2)有限的变革关注。组织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在变革时不可能只对一个子系统实施变革而不影响其他子系统。所以,在子系统中进行有限变革可能会因为更大系统的问题而遭受抵制变得无效。

(3)群体惰性。即使个体想改变自己的行为,群体规范也会成为抵制变革的约束力。

(4)对专业知识的威胁。组织模式的变革可能会对特殊群体的专业知识构成威胁,那么该群体就会抵制对他们造成影响的威胁。

(5)对己有权力关系的威胁。任何决策权力的再度分配,都会威胁到组织长期以来己经形成的权力关系,那么这些权力关系就会成为变革的阻力。

(6)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组织中控制一定数量资源的群体,为了避免变革对他们所控资源的影响,常常成为变革的阻力。

3. 简述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

【答案】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1)含义不同

管理决策又称战术决策或策略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是组织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业务活动中的问题而做的决策。

(2)范围不同

管理决策针对组织的长期目标,属于影响范围较大的战略型决策; 业务决策针对短期目标,大部分属于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规性、技术性的决策。

(3)目的不同

管理决策直接关系到为实现战略决策所需要的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业务决策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往往是和作业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的。

4. 试述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制约。

【答案】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对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制约。一般说来,一个企业所采用的技术越先进,公司的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就越少,管理的幅度就越宽; 反之,企业的管理层次就比较多,管理幅度也比较窄。

(2)技术对专业化程度的制约。组织结构的专业化程度是指企业各职能工作分工的精细程度。一般情况下,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就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而专业化程度低,则对技术的要求就不是很高。

(3)技术对地区分布的制约。地区分布是指企业在不同地区、城市设有生产工厂和管理机构的状况。较高级的技术可以支持企业在不同的地区经营,较低级的技术装备则会对这方面产生很大的限制。

(4)技术对分工形式的制约。分工形式即企业各部门的横向分工所采取的形式。如果企业运用的技术等级较高,那么企业就可以有较多的分工形式,否则,企业的分工形式会较为单调。

(5)技术对关键职能的制约。关键职能指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较大职责和权限的职能部门。关键职能对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起主要作用。企业的技术能力决定其关键职能的归属,如果技术较高级,关键职能就会向技术开发倾斜,反之,可能向对技术需求不强烈的部门如产品销售方面倾斜。

(6)技术对集权程度的制约。在集权程度高的组织结构中,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权大部分集中于高层管理者手中,如果将企业的大部分的决策和管理权下放到较低的管理层,则其组织结构集权程度较低,或分权程度较高。由于在决策过程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因此充分的授权对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技术先进,集权程度可以比较低,否则,就需要一定程度的集权。

(7)技术对规范化的制约。规范化指员工以同种方式完成相似工作的程度。高度的规范化,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技术的先进度决定了规范化程度。

(8)技术对制度化程度的制约。企业中采用书面文件的数量可以反映其制度化的程度。企业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用以传递信息的各种书面文件,如计划、指示、通知、备忘录等,都是用正式的书面文件形式来组织的行为和活动。一般而言,在现代企业中,高度的制度化往往伴随着高级的技术,而缺少高级技术的企业,往往很难做到高度的制度化。

(9)技术对职业化程度的制约。职业化程度是指企业员工为了掌握其本职工作,需要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程度。职业化程度越高,所需的技术等级就越高,否则越低。

(10)技术对人员结构的制约。人员结构是指各部门人员、各职能人员在企业职工总数中的比例情况。拥有较高级技术的企业的管理层级较少,因此,需要的管理人员的比重就会低,否则,就需要较高比重的管理人员。

5. 企业的一般环境因素有哪些? 试举例予以说明。

【答案】企业的一般环境因素可归纳为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即使社会制度不变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其政府的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这些变化,组织可能无法预测,但一日‘变化产生后,它们对组织活动的影响,组织是可以分析的。组织必须通过政治环境研究,了解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组织干什么、允许组织干什么、鼓励组织干什么,从而使组织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2)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 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 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的态度; 审美观念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

(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特别是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如人口众多既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决定了总的市场规模庞大,又可能因其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充分满足,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经济的繁荣显然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而宏观经济的衰退则可能给所有经济组织带来生存的困难。

②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地区的就业越充分,收入水平越高,那么该地区的购买能力就越强,对某种活动及产品的需求就越大。一个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对其他非经济组织的活动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在温饱没有解决之前,居民很难自觉主动地去关心环保问题,支持环保组织的活动。

(4)技术环境

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反映着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