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702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微溶化合物
(
A.
B.
C.
D.
【答案】C
2. 下列化合物中荧光最强、发射波长最长的化合物是( )。
【答案】D
【解析】因为共轭体系越长、刚性或共平面性越好、离域电子数越多,荧光强度(荧光效率)越大,荧光波长红移程度越大。
3. 电位滴定法是借助于电极电位的变化确定( )的方法。
A. 溶液pH 值
B. 滴定终点
C. 离子浓度
D.A ,B 和C
【答案】B
【解析】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待测离子浓度变化最大,从而有电位突跃,所以可以用电极的电极电位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4. 某试样含Cl 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16.24±0.2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16.04%〜16.44%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落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 若再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的概率为90%
【答案】D
的水介质中的溶解度为( )。
)
5. 在重量分析中,待测溶液中含有的杂质和与待测离子的半径接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 混晶
B. 包藏
C. 吸留
D. 后沉淀
【答案】
6. 单光束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1)荧光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显示器组成;(2)荧光分光光度计光源必须与检测器垂直;(3)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样品池前后各一个单色器,单色器1是将光源发出的复光变成单色光;单色器2, 是将发出的荧光与杂散光分离,防止杂散光对荧光测定的干扰。
7. 下列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有( )。
【答案】D
8. 在紫外-可见光谱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
【答案】D
【解析】因为B 没有生色团;A 和C 虽有生色团,但都是孤立的
小于200nm
的远紫外区;只有D 含有共轭双键,吸收带在紫外区。
双键,产生的吸收带在
9. 化合物中,质子分裂为( )个峰。
A.1
B.2
C.3
D.4
【答案】C
10.若用甲醇钠为标准溶液,测定磺胺嘧啶的含量,宜选用( )为溶剂。
A. 二甲基甲酰胺
B. 吡啶
C. 冰醋酸
D. 甲基异丁酮
【答案】A
二、填空题
11.某一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在P (2.0)=0.9772, 则u
值在
【答案】95.44%
12.定量分析测定中,消除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_____; 一种是_____。
【答案】分离;掩蔽或控制分析条件
13.当用0.01mol/L EDTA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金属离子M 和N 时,若采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则准确滴定M 离子【答案】5
1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吸光度(A )为______.
【答案】0.0044
15.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滴定的酸度条件,即pH=_____。
【答案】6.5〜10
16.重量分析法屮,一般同粒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___。
【答案】减小
17.在外磁场中,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为_____和_____。 【答案】
之间的概率若已知时,之间出现的概率为_____。 应满足_____。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