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北京)701生物综合之细胞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工染色体
【答案】
人工染色体
起点、着丝粒和端粒这3
种是指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复制关键序列分别克隆出来,再将它们互相搭配连接构成的染色
分子。体。这种人工染色体可用作载体,
克隆大片段的
2. 核孔运输。
【答案】
核孔运输是指胞质溶胶中合成的蛋白质穿过细胞核内外膜形成的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核孔运输又称为门运输,核孔是如同一扇可开启的大门,而且是具有选择性的门,能够主动运输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3.
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
姐妹染色单体是指染色体分裂间期进行自我复制,所形成的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4.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衔接蛋白,是参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组装的一种蛋白质,相
和分对分子质量为100×103, 在网格蛋白和受体的细胞质结构域间起衔接作用,
可分为
别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处形成的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的组装。
5.
超敏感位点
【答案】
超敏感位点
是指如用低浓度的
降解成酸溶性的
超敏感位点是染色质上无核小体的处片段,是小片段后,能理染色质,
具有转录活性或潜在转录活性的染色质被
够首先被切割的少数特异位点。通常
,
活性染色质的基本特征之一,超敏感位点的建立是基因起始转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6.
细胞骨架
【答案】
细胞骨架
与运动;空间组织。
7.
【答案】的中文译名是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由一系列能可逆接受和释
是指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细胞骨架是一种高度动态的结构体系。其主要功能有结构与支持作用;胞内运输作用;收缩
放电子或质子的化学物质组成,它们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关联的有序排列,
以进行电子传递、
的传递和氧的利用。
8.
细胞周期蛋白。
是结合并调节的活性的一类蛋白,其含量随细胞周期进【答案】
细胞周期蛋白
程变化而变化,一般在细胞间期内积累,在细胞分裂期消失,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又重复出现,其含有一段比较保守的氨基酸序列。
二、填空题
9.
蛋白与
【答案】
10.
真核生物中
合成_____
;
【答案】
11.糖脂是细胞质膜的重要组分,其中_____是最简单的糖脂,只有1个葡萄糖或半乳糖残基。
【答案】脑苷脂
12.
核糖体两个亚基的聚合和解离与
要解离;
当
【答案】
13.电镜主要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答案】透射电镜;扫描电镜
1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许多蛋白因子参与协助各个阶段的蛋白质合成,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等,
多数因子具有
【答案】
起始因子
延伸因子
活性。释放因子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当浓度小于时,70S 的核糖体聚合酶有三种类型,
其中
聚合酶催化合成_____。
聚合酶催化合成_____
;
聚合酶催化相比,结构上更保守的是_____。
浓度大于_____时,
两个核糖体聚合成的二聚体。
三、简答题
15.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主要异同是什么?
【答案】都由于细胞生长失控而造成,但良性肿瘤缺乏在体内转移的能力,所以可通过手术根除;而转移性的恶性肿瘤的细胞可脱离原来的位置,侵入邻近的组织或更远的位置,并在新的位点迅速生长。恶性肿瘤常由良性肿瘤转化而来。
16.什么是蛋白质感染因子(prion )?
【答案】(1)蛋白质感染因子的定义
蛋白质感染因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它可引起同类蛋白质发生构象改变,从而使变异蛋白数量増多,在细胞中积累,引起细胞病变,所以又称朊病毒,即蛋白质病毒。
(2)蛋白质感染因子的特性
其特性包括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和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要小,它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
(3)蛋白质感染因子的威胁
蛋白质感染因子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退化性病变如羊瘙痒病、疯牛病,最终不治而亡。
17.从转录水平简述基因差次表达的调控机制。
【答案】从转录水平说明基因差次表达的调控机制是:
首先染色质螺旋化程度与
活性有关。疏松的常染色质可进行转录,
异固缩的染色质阻碍
制转录。不同类型的分化细胞由于常染色质区段不同,
所以转录的
白、酶也不同。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对
转录。由于非组蛋白能识别的,组蛋白对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非组蛋白与组蛋白结合可使
录,
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因素之一。
功能是对转录启动和转录过程进行催化。
另外,还有一些转录因子——广泛分布的共有转录因子和对细胞分化起作用的特异性转录
因子(大部分是结合蛋白)、如肝细胞至少有4种转录因子使特异性基因表达,最终形成肝细胞。这些转录因子参与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逐步成熟。
18.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来实现的。
【答案】1968
年等人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碎片可自然卷成颗粒朝外
磷酸化
的小膜泡,这种小膜泡称为亚线粒体小泡,它们具有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的功能。如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则小泡外面的颗粒可解离下来,这样的小泡便能进行电子传递,
而不能使
生成
偶联的能力。由此可见,
由如果将这些颗粒重新装配到无颗粒的小泡上时,则小泡又恢复了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相脱氢酶至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整个呼吸链的各种组分均存在于线聚合酶沿转录前进,从而抑和组蛋白组成可进行
不同,合成的结构蛋
裸露,
裸露的的转录调节也有不同,
染色质是特异位点,不同类型细胞有不同的非组蛋白,导致不同的基因转聚合酶的种类和数量对转录也有重要影响,其主要粒体内膜中,而颗粒是氧化磷酸化的偶联因子,位于内膜的基质侧。
19.如何将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蛋白质精确定位在质膜上?
【答案】将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蛋白质精确定位在质膜上可采取以下的试验方案:(1)如果该蛋白质具有疏水区则可以直接与膜融合(如脂质体);(2)通过静电作用与膜脂中带电的头部基团或其他膜蛋白相互作用;(3)为了使蛋白质能准确定位在膜上,可以在翻译肽链的氨基末端加上一段信号肽,将表达的蛋白质进行修饰(如磷酸化、羟基化),使目的蛋白质通过诸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