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字林沪报》

【答案】《字林沪报》是近代上海著名的中文商业报刊。1882年由字林洋行出资创办,原名《沪报》,同年8月10日改名为《字林沪报》。该报吸取了《上海新报》的教训,从报名到版式,从用人到内容,都尽量中国化,聘用曾在《申报》工作过的中国人担任主笔,用连史纸印刷,定价合理,重言论、新闻和文艺。在内容方面,曾撰文抨击法军,鼓励中国军民抗击到底。在新闻力一面,因和((字林西报》属于同一报系,享有独家刊用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因此经常刊登电传上谕和国外电讯。该报1888年还连载小说《野雯曝言》,随报送阅,是中文报纸连载长篇小说的开端。1897年,该报出版专载文艺作品的附刊《消闲录》,被认为是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1900年春,由于销路不好,英文字林西报馆将《字林西报》转售给日本东亚同文会,后者将其改名为《同文沪报》继续出版。

2. 《申报》

【答案】《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大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创刊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因而十分注重办报质量。由于在经营管理和内容等方面采取多种办法,创刊4个月,销数即增至3000份,挤垮了《上海新报》。

《申报》在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在他的主持下,《申报》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著名大报之一。“九一八’,、“一·二八”后,报纸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 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在该报发表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1937年7月,《申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该报被国民党接收,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3. 《益闻录》

【答案】《益闻录》是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办的中文刊物。主编。它以时事新闻为主,每期只有一两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