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简答题

1. 谈谈编后的特点。

【答案】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是一种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的编者按语,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文字,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领会和理解其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和力度,使报道或文稿锦上添花。编后的特点包括:

(1)发表形式有所不同

编后不同于位置居于文前题下的文前按语和直接插入文间的文中按语,它可以(也最好)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2)写作要求有所不同

文前和文中按语由于形式和篇幅所限,多采用论断式语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或观点; 编后的写法则接近随感或短评,不仅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而且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3)功能的侧重点略有差异

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其强调提示作用较为明显; 文中按语穿插字里行间,其注释、点拨作用较为突出; 编后置于报道或文稿末尾,其引申、生发的作用较为普遍,以使受众有所思考、有所回味。

2. 简述立意的要求。

【答案】立意的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1)立意务必正确

立意的正确性,不仅表现在有关国家政治形象等方面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时在对待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上也要把握好。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现象,都可以评论,但是,这些评论应该有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人民健康成长,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在进行评论时,要特别慎重。

(2)立意力求全面

①立意力求全面,是指在一篇评论文章的论述中,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讲清各方面的道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要将辩证统一的思想融入整篇文章之中。

②立意力求全面,不仅表现在一篇文章中,有时也可以通过版面多篇文章的安排达到这个日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