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63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研究表明:( )程度的“认知不协调”对动员学生的注意最为有效。
A. 较低
B. 中等
C. 很低
D. 很高
【答案】B
2. 动机概念的核心是( )。
A. 始发性
B. 维持性
C. 指向性
D. 动力和方向性
【答案】D
3. 皮亚杰认为,若儿童在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的话,儿童就处于( )阶段
A. 可逆性
B. 权威
C. 公证
D. 自我中心
【答案】D
4.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 比较不稳定的
B. 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 时稳时变的
D. 比较稳定的
【答案】D
5. 技能是( )。
A. 对经验的概括
B. 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C. 思维活动的概括
D. 对陈述性知识的概括
【答案】B
6. 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 )的观念。
A. 某种事物或其特性
B. 肯定实例
C. 一类事物或其特性
D. 否定实例
【答案】C
7. 认知策略迁移理论认为对策略作用的( )是影响策略迁移的重要因素。
A. 概括水平
B. 他人评价
C. 组织
D. 自我评价
【答案】D
8. “互惠道德”一般在( )出现。
A.6~7岁
B.10岁以前
C.10岁以后
D.12岁以后
【答案】C
9. 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即要遵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 伦理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A
10.当前. 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 )的作用,强调以理解知识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力量。
A. 外部动机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内部动机
D. 附属内驱力
【答案】C
二、简答题
11.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有哪些
【答案】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有以下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12.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答案】(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漫”的特点。
(4)关于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 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13.什么是教材概括? 教材概括有哪两种水平? 科学概括的基木过程怎样?
【答案】(1)教材概括的含义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对教材的概括与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对感性知识进行复杂的加工而完成的。教材概括是指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一类事物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2)教材概括的两种水平
在实际的知识领会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概括和知识的理解,存在着抽象程度不同的两种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①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卜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感性概括虽然形式卜是通过一定的概括得来的、是抽象的,而且外延也涉及一类事物而非个别事物,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所概括的只是事物的一般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感性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而自发实现的。②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它所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
(3)科学概括的基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