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再结晶退火

【答案】再结晶退火是指经过塑性变形的金属,在重新加热过程中,当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后,形成低缺陷密度的新晶粒,使其强度等性能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但其相结构不变的过程。

2. 中间相

【答案】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二、简答题

3. Pb-Sn-Bi 三元合金相图如图所示。

(1)试写出图中五条单变量线及P 点、E 点反应的反应式。

(2)分析图中合金2的平衡结晶过程,指出它的开始凝固温度。

【答案】(1)图中五条单变量线的反应式分别为:

P 点反应:

E 点分反应:

合金2的开始凝固温度从图中可(2)图中合金2的平衡结晶过程:

以得到为150°C 。

4. 画出立方晶系的[100]、[101]晶向的(111)、晶面。

【答案】如图所示。

晶面及六方晶系的晶向、(0001)

5. 何为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简述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的区别,并根据晶粒的极限尺寸讨论晶粒生长的过程。

【答案】晶粒生长是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连续增大的过程。在坯体内晶粒尺寸均匀地生长,晶粒生长时气孔都维持在晶界上或晶界交汇处。

二次再结晶是少数巨大晶粒在细晶消耗时的一种异常长大过程,是个别晶粒的异常生长。二次再结晶时气孔被包裹到晶粒内部。二次再结晶还与原料粒径有关。

造成二次再结晶的原因:原料粒径不均匀,烧结温度偏高,烧结速率太快。晶粒生长过程略。 防止二次再结晶的方法: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控制原料粒径的均匀性,引入烧结添加剂。

6. 纯金属中主要的点缺陷有哪些,简述其可能的产生原因。

【答案】纯金属晶体中,点缺陷的主要类型是空位、间隙原子、空位对及空位与间隙原子对。它们产生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靠热振动使原子脱离正常点阵位置而产生。空位、间隙原子或空位与间隙原子对都可由热

激活而形成。这种缺陷受热的控制,它的浓度依赖于温度,随温度升高,其平衡态的浓度亦增高。

(2)冷加工时由于位错间有交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位错交互作用的结果能产生点缺陷,如带

割阶的位错运动会放出空位。

(3)辐照。高能粒子(中子、a 粒子、高速电子等)轰击金属晶体时,点阵中的原子由于粒子轰击而离开原来位置,产生空位或间隙原子。

7. 根据如下给出的信息,绘制出A 和B 组元构成的在600°C 到1000°C 之间的二元相图:A 组元的熔点是940°C ;B 组元在A 组元中的溶解度在所有温度下为零;B 组元的熔点是830°C ;A 在B 中的最大溶解度是在700°C 为12wt%;600°C 下A 在B 中的溶解度是8wt%;700°C 时在成

B 有一个共晶转变;730°C 时在成分点A-60B 有另一个共晶转变;755°C 分点A-75(wt%)(wt%)

时在成分点A-40(wt%)B 还有一个共晶转变;在780°C 时在成分点A-49(wt%)B 有一个稳定金属间化合物凝固发生;在755°C 时在成分点A-67(wt%)B 有另一个稳定金属间化合物凝固发生。

【答案】如图所示。

8. 写出fcc 、bcc 和hep 晶胞中的四面体、八面体间隙数,致密度和原子配位数。

【答案】(1)间隙数。:foe 晶胞有4个八面体间隙,8个四面体间隙;bee 晶胞有6个八面体间隙,12个四面体间隙;hep 晶胞有6个八面体间隙,12个四面体间隙;

(2)配位数。Bee :最近邻8个,考虑次近邻为(8+6)个;fee :最近邻12个;hep :理想状态12个,非理想状态(6+6)个。

(3)致密度。fee :0.74;bee :0.68;hep :0.74。

三、计算题

9. 设有一个平均粒径为51am 的粉末压块,经2h 烧结后,颈部增长率

生长,将坯体烧结至颈部增长率

多少时间。

【答案】

如果不考虑晶粒试比较分别通过扩散传质和流动传质方式,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