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B型题] 中间普氏菌()

A . 降低宿主抵抗力和骨吸作用
B . 组织破坏作用
C . 具有附着和凝集因子和组织破坏作用
D . 分泌白细胞毒素
E . A+B+D

角膜缘外2/3可见放射状排列的乳头样突起,称为()。 Vogt栅。 锯齿缘。 虹膜小环。 Zinn环。 虹膜隐窝。 双频谱脑电监测(BIS)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镇静催眠的深度,一般表示镇静的BIS值为() 85~100。 65~85。 40~65。 30~40。 0~30。 关于交叉配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22±2)℃。 不能用玻片法。 次侧凝集可少量输血。 盐水配血不凝集的任何受血者都可接受输血。 同一个受血者的多个献血员之间需交叉配血。 患者,女性,19岁。腹泻、脓血便4周,3~5次/天,伴下腹疼痛,大便后可缓解,乏力,纳差。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应进行的检查是() A.消化道钡餐。 腹部动脉血管造影。 腹部立位平片。 电子结肠镜。 腹部CT增强扫描。 指骨骨折术后应固定()。 2周。 3~4周。 4~6周。 3周。 4周。 中间普氏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有降低宿主抵抗力、骨组织破坏和分泌白细胞毒素等多种毒性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附着和凝集因子及组织破坏双重作用;中间普氏菌则具有组织破坏作用。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