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615生物综合二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
(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
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
2. 盐析。
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沉淀的现象。这是由于大量的盐离子可与蛋白质竞争溶液中的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失去水化层的裸露的蛋白质分子易于聚集而沉淀。
3.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答案】酶的化学修饰调节是指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
4. 单纯酶、结合酶。
【答案】单纯酶是指一些只由蛋白质组成,不包含辅因子的酶; 结合酶是指结合有辅因子的酶。
5. 基因内校正(intragenic suppressor)。
【答案】基因内校正是指发生在与起始突变相同的基因内的校正突变。 6.
转角。 【答案】
转角是指在蛋白质的多肽链中经常出现180°的回折,在肽链回折处的结构,也
称弯曲,或称发夹结构。它一般由4个连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由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C-0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N-H 之间形成氢键,使转角成为比较稳定的结构。
7.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序。维持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主要为肽键。
8. 氨基酸代谢池(amino acid metabolic pool)。
【答案】氨基酸代谢池是指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而被吸收的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质降解产生
的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参与代谢。
9. 高血氨症(hyperammonemia )。
【答案】高血氨症是指尿素循环中有关的任何一种酶活性完全或者部分缺乏,都会导致其底物在体内过度积累,造成血氨浓度明显升高的一种症状。
10.异肽键。
【答案】异肽键(isopeptide bond)是指两个氨基酸通过侧链羧基或侧链氨基形成的肽键。
二、问答题
11.列表比较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的异同。
【答案】如表所示
表
12.一个多肽还原后生成两条肽链,序列如下:
链1:链2:(1)(2)(3)(4)
或
的氨基形成的肽键。
i.
用嗜热菌蛋白酶水解二硫键完整的天然肽,得到下列肽段:
试定出此天然肽中二硫键的位置。 【答案】
嗜热菌蛋白酶水解
氨基酸与链1的第12位氨基酸之间有一对二硫键。
(2)根据肽段(3)与链1、链2的重叠情况,可知链1的第8位氨基酸与链2的第3位氨基酸之间有一对二硫键。
(3)根据肽段(4)与链2的重叠情况,可知链2的第1位基酸与链2的第5位氨基酸之间有一对二硫键。综上所述,天然肽中二硫键的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嗜热菌蛋白酶水解天然肽得到的肽段(1)与链1的重叠情况,可知链1的第2位
图
13.有一个lO.Og 的糖原样品,经过甲基化和水解后能产生6mmol 的2,
(1)出现在
分支点上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
(2)每个支链上葡萄糖残基的平均数。
(3)产生了多少毫摩尔的2, 3, 6-三-0-甲基葡萄糖? (4)如果此糖原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答案】(1)2,
甲基葡萄糖即
它所含葡萄糖残基数是多少?
分支点上的葡萄糖。lO.Og 糖原样品中
(2)因为
分支点上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为9.72%,也就是说100个葡萄糖残基中有9.72
个葡萄糖残基是在分支点上,有一个分支点就有一个支链,所以每个支链上葡萄糖残基的平均数为:100/9.72=10.3。
(3)先分析一下糖原经甲基化和水解后会产生多少种产物。糖原的每一个自由羟基可用硫酸二甲酯甲基化,水解后分支点的葡萄糖产生2, 3-二-0-甲基葡萄糖;非还原末端产生2, 3, 4, 6-四-0-甲基葡萄糖;还原末端转化为1, 2, 3, 6-四-0-甲基葡萄糖,但在糖苷键水解时,在基形成2, 3, 6-三-0-甲基葡萄糖。
lO.Og 糖原其葡萄糖残基的总量为:
其中分支点的葡萄糖产生2, 3-二-0-甲基葡萄糖为6mmol 。此外,因为每n 个分支点残基就有n+1个非还原末端残基,但是像糖原这样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合物,在n+1与n 个残基间的差别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可假设分支点的物质的量一非还原末端的物质的量。非还原末端产生2, 3, 4, 6-四-0-甲基葡萄糖亦为6mmol 。2, 3,6-三-0-甲基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61.7-2×6=49.7(mmol )
14.如何理解在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理论中论述的“来自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结合赋予了催化反应的高效性和特异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高效性:相当于化学反应需要有效碰撞,而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増加了酶与底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概率,酶与底物结合所产生的弱的结合能,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更高效。
特异性: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是特异的,这种特异性来源于酶与底物结合时所产生的构象改
甲基葡萄糖。求:
分支
点上的葡萄糖残基的质量为162X6=972(mg ), 出现在分支点上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为
上的甲基以甲
,这样就形成2, 3, 6-三-0-甲基葡萄糖;相连的葡萄糖残醇形式脱落(其他甲基以稳定的醚存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