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J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1)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命运
①三种政治力量。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a.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下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②三种建国方案。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a.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b.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c. 工人阶级及其进步势力的方案,主张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两种国家命运。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主要是因为:
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这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a.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b.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②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主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总之,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方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接续奋斗得来的?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答案】(1)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②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主要是因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己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3.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主要是因为:
(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
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非常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社会主要矛盾变得复杂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就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中国的主要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等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答案】中国共产党为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做了以下工作:
(1)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3)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4)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方面的诸多问题。
(5)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5. 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
【答案】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