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大学文学院822外国文学与文论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实主义文学还有生命力吗?

【答案】纵观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有生命力、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作品,大都是坚持了现实主义精神,具有勇气和胆识的,努力维护了文学的自由审美品格的作品。

(1)作家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和审美立场,能达成某种超越性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就是对时代生活、人民疾苦和普通人命运的密切关注,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密切关注,对民族灵魂的密切关注,为此它勇敢地面对,真实大胆地抒写,以至发出怀疑和批判的声音。一些作家早就在抵制直接的、短视的、配合式的创作,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坚持直面、大胆地写出真实,塑造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由于作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审美的立场,于是对人性人道的思考就往往会逸出“政治”的堤坝,无意中与“时代”抗辩,达成了某种超越性。

(2)现实主义精神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现实主义精神应该是变动不居的,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才能保持它的活力和张力。在经历各种文学流派创作观和表现手法的冲击之后,西方现实主义在继承以往现实主义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以及某些基本创作原则的同时,不断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放性。从文学主题上看,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开始积极吸收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养分,重视探索人的全球境遇及其生存意义,积极寻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新途径,在现实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并为克服它们的弊端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尝试。这种改变和新尝试使得现实主义文学散发出新的生命力。最有分量和最有价值的文学,应该是关注人的存在境遇,展示民族的灵魂和心史的,直指人心的,具有形而上追求的文学。越是这样,在这个物化的时代,文学就越是不可替代,就越有生命力。

总之,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大转型的时期,同样也是一个与世界文化碰撞、融合、重构的时期,这不仅是作家创作的难得机遇,同样也是作家面临的最大困难,现实主义怎样发展,却是需要继续不断探索的新难题。

2. 如何评价《高老头》描写的父爱?

【答案】对《高老头》描写的父爱的评价:

(1)本能的带着情欲的父爱

小说中的高老头将全部的生命都倾注到两个女儿身上。高老头的妻子死后,不少人要把女儿嫁给他,他都拒绝了,而是把所有的爱一下子倾泻到女儿身上,疼爱两个女儿的感情发展到了荒谬的程度。高老头把全部的希望和感情寄托在女儿身上,并以满足女儿的欲望作为自己最大的快

乐。而两个女儿信奉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攀附权贵和获取金钱是她们的人生哲学。高老头的这种父爱是崇高的真诚的,出于为父者的本性,是受本能所驱使的,带有一种情欲的。然而,这种“崇高的父爱”却得不到好报。高老头病危期间,盼望看到两个女儿,可她们始终不来。就这样,高老头成了情欲的牺牲品。

(2)无原则的缺乏理性的父爱

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爱是崇高的真诚的,但同时又是无原则的缺乏理性的。他的两个女儿从小就娇生惯养,从小就给她们灌输资产阶级吃喝玩乐的人生观。但不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波旁王朝复辟,贵族重新得势。这样,高老头这个面条商人被上流社会认为是不光彩的不受欢迎的人,他也成了两个女婿的心病。尽管如此,两个女儿明明知道父亲己被榨干了,但为了情人的债务,竟算计老父亲赖以活命的最后一笔存款,为了一件金银铺绣的舞衫,竟逼得父亲卖掉最后的餐具,明明知道父亲快咽气了,女儿心中盘算的却是如何到巴黎名门贵胃的舞会上去出风头。

(3)庸俗的卑微低贱的父爱

高老头是个庸俗的人,他的父爱也是庸俗卑下的。当他知道拉斯蒂涅爱上自己的小女儿但斐纳后,不但不生气,还极力鼓动拉斯蒂涅去追求自己的女儿。为了满足女儿的情欲,高老头竟去掉父辈的尊严,置伦理道德于不顾,殷勤地为她们忙碌。高老头的庸俗卑微低贱来源于他的爱,来源于他失去理智的爱。高老头这样爱着女儿,可女儿并不爱他,直到他死去,女儿女婿都不肯给他送葬,只派了辆空车去送灵。这哪里还有丝毫的亲情,真是莫大的讽刺。

3. 《神曲》的现实性与艺术特点。

【答案】《神曲》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叙事长诗,是但丁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1)《神曲》的现实性

《神曲》广泛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具有突出的现实性。

①但丁写作《神曲》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益”。所以,作品虽然采用了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但取材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如城邦之争、党派之争、封建主与贪官污吏的压迫盘剥、教会与教士的罪恶,涉及到哲学、科学、神学和文艺等各领域,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认识价值。

②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但丁采用现实主义直接描写的笔法,真实细致地描写生活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地狱》中描写的地狱酷刑,并非只是作者的设想,其中的各种刑罚,如火刑、斩头、斩手、倒栽等,都是当时宗教刑罚的真实写照。《地狱》第十九篇中对尼科那三世的揭露,以及诗篇对僧侣贵族阶级和佛罗伦萨城的描写,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③在这些真实描写的基础上,《神曲》进一步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叛国者与暴君的罪恶,并且对贵族、僧侣和政府官员的自私、贪婪给予了猛烈的鞭挞,对佛罗伦萨党派斗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进行了严厉谴责,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④《神曲》的伟大历史价值在于,它以及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世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类描写,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

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

(2)《神曲》的艺术特色

①梦幻的神秘色彩与现实的写实手法相结合

《神曲》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的灵魂幻游三界的经历,大量运用象征和隐喻,带有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也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之争,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世俗社会的矛盾,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②构思宏伟,结构富有严密性、均衡性与完整性

《神曲》分为3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各部篇幅基本相等,采用连锁押韵方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在整体上工整而协调。

③大量运用象征、隐喻和梦幻

《神曲》从头至尾充满象征和隐喻。诗人迷途中出现的狮、豹、狼分别代表着强暴、淫欲和贪婪,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娅特丽丝是爱和信仰的化身,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作品的结构也具有象征性,“3”的含义就意味着宗教神学的“三位一体”,100歌中的“100" 是“10”的平方,象征完美中的完美。

④用意大利语写作,打破了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

用意大利语写作,打破了用拉丁文写作的惯例,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其语言丰富、生动,写情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人物性格鲜明。

总之,《神曲》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作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它不仅在思想上、艺术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是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传授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

4. 你喜欢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的哪一部? 为什么?

【答案】托尔斯泰是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最喜欢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因在于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经典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内容的经典性

①充分展现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和时代特征

小说通过安娜和列文追求新生活这两条平行而又互相联系的线索,以史诗般的风格展现了农奴制度废除以后俄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 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和时代特征,也体现了这个时期托尔斯泰思想的变化。

②批判社会的虚伪和落后

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线索,反映了城市贵族的生活. 批判了贵族社会的虚伪。列文进行改革失败最后在宗教中获得解脱的线索,反映了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农村的动向,体现了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