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矿业工程题库>市政公用工程题库

问题: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某城市排水工程的管道顶进采用普通顶管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如下。
(1)工作坑的支撑采用封闭式框架。
(2)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0.3m时开始顶管。
(3)管顶以上超挖稳定土时不得在135゜范围内。
(4)排水管道交叉时,排水圆管在上,铸铁管在下。
(5)施工中发现管道一侧少挖土12mm,而另一侧多挖土12mm,采用木杠支撑法进行纠偏。
该城市排水工程的某混凝土构筑物施工完成后,进行满水试验,结果发现该混凝土构筑物存在裂缝,为了防止混凝土构筑物产生裂缝,对后期的施工提出控制措施。
【问题】1.根据哪些因素来选择管道的顶进方法?
2.普通顶管法宜在哪类土层中采用?
3.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改正。
4.排水管道交叉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5.混凝土构筑物满水试验应依据怎样的程序进行?
6.混凝士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要点有哪几项?
7.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A公司中标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扩建工程,合同工期10个月,合同价为固定总价,工程主要包括沉淀池和滤池等现浇混凝土水池。拟建水池距现有建(构)筑物最近距离5m,其地下部分最深为3.6m,厂区地下水位在地面下约2.0m。 A公司施工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含有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和基坑施工方案。基坑施工方案包括降水井点设计施工、土方开挖、边坡围护和沉降观测等内容。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包括模板支架设计及安装拆除,钢筋加工,混凝土供应及止水带、预埋件安装等。在报建设方和监理方审批时,被要求增加内容后再报批。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混凝土供应商未能提供集料的产地证明和有效的碱含量检测报告,被质量监督部门明令停用,造成两周工期损失和两万元的经济损失; 事件二:考虑到外锚施工对现有建(构)筑物的损坏风险,项目部参照以往经验将原基坑施工方案的外锚护坡改为土钉护坡;实施后发生部分护坡滑裂事故; 事件三:在确认施工区域地下水位普遍上升后,设计单位重新进行抗浮验算,在新建池体增设了配重结构,增加了工作量。 问题: 1.补充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的内容。 2.就事件一中的工期和经济损失,A公司可向建设方或混凝土供应商提出索赔吗?为什么? 3.分析并指出事件二在技术决策方面存在问题。 4.事件三增加工作量能否索赔?说明理由。 对产品成本构成中的工资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产品中凝结的利润","B.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工资","C.企业人员的工资","D.销售产品的利润",""] 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的特点是: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异地作战,不利因素多;();后勤保障任务重、难度大。 ["A、行进路线选择难","B、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C、易造成道路堵塞","D、组网难度大,通信调度难"] 在发生重特大以上或其它影响较大的火灾或其它灾害事故时,现场指挥部要按照上级指示,确定(),进行新闻发布。 ["A、行动方案","B、应急响应等级","C、媒体记者","D、新闻发言人"] 根据对生产条件和组织条件的分析研究,同时通过技术测定和计算,确定合理工艺程序,从而制定出修理工时定额的方法称为()。 ["A、经验估计法","B、技术测定法","C、统计分析法","D、类推比较法",""]

某城市排水工程的管道顶进采用普通顶管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如下。
(1)工作坑的支撑采用封闭式框架。
(2)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0.3m时开始顶管。
(3)管顶以上超挖稳定土时不得在135゜范围内。
(4)排水管道交叉时,排水圆管在上,铸铁管在下。
(5)施工中发现管道一侧少挖土12mm,而另一侧多挖土12mm,采用木杠支撑法进行纠偏。
该城市排水工程的某混凝土构筑物施工完成后,进行满水试验,结果发现该混凝土构筑物存在裂缝,为了防止混凝土构筑物产生裂缝,对后期的施工提出控制措施。
【问题】1.根据哪些因素来选择管道的顶进方法?
2.普通顶管法宜在哪类土层中采用?
3.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改正。
4.排水管道交叉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5.混凝土构筑物满水试验应依据怎样的程序进行?
6.混凝士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要点有哪几项?
7.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