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水肿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肾内分泌前列腺素减少。 B.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肾小球超滤及滤过率下降。 D.继发醛固酮分泌增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男,12岁,2月3日发病,突起高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体检见全身皮肤有淤点、淤斑,昏睡,颈有抵抗,血白细胞19.2×109/L,N93%,L7%病人用有效抗菌药物已7天,能否停药的依据是() A.血及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后停药。 腰穿恢复正常后停药。 血象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用足14天后停药。
男,32岁。于1年半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近2个月反复出现尿液浑浊及终末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加重,伴有恶心,低热,左侧腰部胀痛而尿培养未见细菌生长。该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措施是() A.抗结核治疗1周后行左肾切除术,并继续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1周后行左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并继续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左肾、输尿管全切除术,不再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左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并继续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左肾切除术,并继续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4周后行左肾切除术。
男,12岁,2月3日发病,突起高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体检见全身皮肤有淤点、淤斑,昏睡,颈有抵抗,血白细胞19.2×109/L,N93%,L7%检查已证实有细菌性中枢感染,并在淤斑涂片中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首选的抗生素为() A.第三代头孢菌素。 青霉素加氯霉素静脉应用。 氨苄西林静脉应用。 庆大霉素。 磺胺嘧啶。
关于血尿哪项是错误的() 几乎所有急性肾炎均有血尿。 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 血尿见于肾血管畸形。 运动性血尿是肾小球滤过膜暂时性变化引起。 三杯试验第三杯呈血尿表示病变。
尿中出现蜡样管型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