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2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2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31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40
一、简答题
1.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答案】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有:
(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即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学校的课程计划要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因此,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学校还要注意“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
(3)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
,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共同要素”和专心地学习。因为只有强调“努力”
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
(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加强教师的控制。但是,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的科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并能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的工作。
2. 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简述该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案】(1)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一些行为、思维等方面,有些研究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身心和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当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2)基本内容
①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如知情权、保密权等。
②避免给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
③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3. 简述古代阿拉伯教育的特色及其对世界文化教育的影响。
【答案】(1)阿拉伯人在7世纪兴起之初,其文化教育是非常落后的。但是在历史上比较短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后来居上,建立起“一种融合了犹太文化、希腊一罗马文化和波斯一美索不
,使自己在文化科学的成就上达到了引人注目的高峰。这在很大程度达米亚文化传统的混合文明”
上得益于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利发推行了一种比较开朗的文化教育政策。他们对被征服地区人民
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因此,阿拉伯人就能在继承东、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自己的文化与教育。
(2)阿拉伯的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与他们的文教政策有机联系着的。
(3)阿拉伯人由于教育政策开明,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对后世影响非常大。阿拉伯的伟大数学家穆罕默德创立了代数,他编写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于12世纪传到西欧,一直到16世纪还是大学使用的教材。通过他的著作,西方还懂得了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在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也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化学家和医生拉齐斯、医生伊本·西那等的许多著作解决了广泛的医学问题; 哲学家伊本·拉西德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所作的注释、提示和摘要在西方流传了几个世纪,对西欧重新认识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阿拉伯的学校也因教学内容充实吸引了许多西欧青年,使他们的思想受到影响,这对西欧文艺复兴也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4. 简述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答案】课程目标是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某项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课程目标可以包括技能、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主要有: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在明确提出教育的总目的和培养目标后,课程目标才可能清晰化,才可能对整个课程的制定和实施起到应有的作用。
(2)学生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课程目标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
(3)学科发展
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学校中的目标是不同的。例如数学课程,在小学和中学,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其课程目标都应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
(4)社会要求
社会对不同课程要实现的功能有不同的要求,课程目标的确立也应考虑到社会要求。
(5)课程特点
课程可以分为宏观课程和微观课程。宏观课程又可分为普通课程、职业课程和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应该不同。普通课程的目标一般以认知类目标为主,职业类课程则应以实践类目标为主,专业类课程则兼有两类目标。微观课程如语言一文化类课程、哲学一政治类课程和道德伦理类课程、以及艺术一体育类课程等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课程目标也应根据其特点来确立。
5.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答案】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提出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①在儿童的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
但他要求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一定要适度,否则会损害儿童的体格和妨碍他们的生长;
②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③在智育方面,亚里十多德确定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 ④音乐教育是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智育的部分职能,并且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智育不同,他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在闲暇时供理智的享受。
(2)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启示
亚里十多德的中庸之道和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不仅是对古希腊传统思想“和谐”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他对其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极端现象的批判。现在我国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构,亚里士多德的“中庸”、“适度’、“公正”、“节制”的中道观以及和谐教育思想对如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6.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答案】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的贡献是他关于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与先行组织策略以及接受学习的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②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新知识与他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7. 简述中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
【答案】(1)中世纪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期,可以说是教育开始从神学向世俗转化的一个过渡关键,归纳起来,这一时期的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特征:
①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宗教化、神学化。中世纪的学校为教会所控制,教学内容与神学直接相关、为神学服务,且思想家的思考方式也神学化。
②由于其始终处于教会的控制之中,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不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办学形式上,都带有严格的保守性,学校的发展也非常缓慢。
③教育讨论的范围与古希腊、罗马差异大,希腊、罗马始终是探讨少数人的教育、统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