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23社会学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角色混淆

【答案】角色混淆即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干什么、不应该做干什么和怎样去做。角色混淆使得角色扮演无法顺利进行。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2. 公民社会

【答案】公民社会论主张一个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的存在,认为这个领域的存在有其内在的价值,并在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提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团结、推动社会自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个社会领域就是公民社会。

3. 心理还原论

【答案】心理还原论坚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一人的心理或行为一一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用低层级事物(如原子、神经元、基因等)及其相关理论(如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来加以解释与说明。心理学还原论还可以分为本体论的还原论和方法论的还原论。

4. 安全阀制度

【答案】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科塞发现敌对J 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这种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安全的机制。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寨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科塞认为,敌对情绪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直接指向对立面、指向替代目标与没有对象的情绪发泄,其中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的制度就是“社会安全阀”制度,它就像不断推泄过量蒸汽的安全阀,使社会中的敌对情绪不断排解,而维护整个社会结构。尽管如此,科塞并不认为社会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因为它虽然可以发泄情绪、转移日标,但也只是暂时缓解而无法真正解决矛盾,并且还将因为阻塞发泄而使紧张聚集,可能形成毁灭性爆发的潜在隐患。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答案】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的区分,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

(2)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是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自致角色的获得也与人的一些主、客观条件有关。自致角色的取得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3)自下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社会上的一些重要角色,如职务、职称、学衔等都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6. 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

【答案】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是语言相对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 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7.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8. 常人方法学

【答案】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俗民方法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二、简答题

9. 亚文化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答案】(1)亚文化的含义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2)亚文化的主要类型

①民族亚文化

它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例如,我国50多个民族在参加社会整体生活的同时,也都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当然,民族亚文化与主文化井不是径渭分明,而是彼此交融的。中华民族文化就是汉、满、蒙、回、维、藏等多种民族亚文化交融的结果。

②职业亚文化

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各种专业性较强的职业都有一些专门的训练,有专门的职业术语、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等,这样,不同职业就形成了不同的职业亚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

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反社会集团的行为规范往往偏离主流文化所规定的行为规范,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反社会集团的群体规范是越轨行为。越轨亚文化反过来又成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根源,犯罪团伙成员的犯罪行为虽被主流文化视为违法,但在犯罪团伙内的亚文化中却是被肯定的,受到同伙的赞扬。因此,越轨亚文化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容易滋生的环境。

10.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是人们对组织现象的理论认识,是有关组织成因、性质、结构、功能、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概念、判断、推论的总称。组织理论研究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五个研究角度。就人们对组织现象认识的发展过程,可以把20世纪初以来的组织理论分为四种形态,即理性系统组织理论、自然系统组织理论、开放系统组织理沦和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2)组织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从整个发展历史来看,组织理论的产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引发的社会现代化浪潮紧密相关。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社会分工急剧发展,以工厂为代表的新型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所以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需要人们对这些组织形式及其管理问题作出解释,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理论。

①组织理论的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组织的发展特点及关注重点,针对组织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可以依据不同的组织理论来解决。如果组织的目标主要在于效率,则可以按照传统组织理论进行组织设计:如果组织的目标主要在于人际关系,则可以按照行为科学组织管理理论进行组织设计。

②在当今社会,组织处于变动多变的环境中,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现代组织理论,决策者应时亥」关注组织所处情境,以整体、联系的观念看待组织与所处社会的关系,组织设计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变化。

③以往的理论过于注重组织的技术环境,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制度环境上,强调合法性机制的重要性。针对这

一问题,要关注组织的制度环境,将注意力从组织内部转移到组织环境上,将组织当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加以研究。

④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行动者的系统,其解释逻辑超越了以往组织理论最关注的效率合法性等问题。据此,更应该关注组织系统中人的因素,通过对人的关怀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11.如何理解社会转型是发展理论的新的议题?

【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社会转型是发展理论的新的议题:

(1)转型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在起始点还是现实的结构性制约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逻辑上,都有着明显的独特性。

发展理论的宏观脉络,往往来自于比较历史分析,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都是如此。如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