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普通语言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2. 仿译词

【答案】仿译词是意译词的一种,其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语素和组合方式)也移植过来。例如,“黑板”(英:black board ). “铁路”(英:railway ,法:Ferroviaire )

二、简答题

3. 词义引申大体可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换喻引申和隐喻引申有什么不同? 试举例说明。

【答案】隐喻和换喻是引申的两种类型,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隐喻引申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例如,汉语“习”的本义是“数飞”(《说文》),也就是鸟反复地飞的意思:“鹰乃学习”(《礼记·月令》),就是小鹰学习反复地飞。从这个意义派生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的意义:“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就是“学了要按时反复温习”。这是因为“复习”“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和反复地飞有相类似的地方。“针”的窟窿像人眼,因而“眼”可以通过隐喻指针的窟窿(英语的“eye ”也有同样的引申)。

(2)转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日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例如,英语的“pen ”本来是“羽毛”的意思,由于古代用羽毛蘸墨水写字,羽毛和书写工具经常联系,于是“pen" 增加了“笔”的意思。“China ”,是“中国”的意思,由于瓷器是中国出的,因而可以用“china ”,指瓷器。法语“bureau ”的意义是“毛布”,后来指铺毛布的“办公桌”,进一步指有“办公桌”的“办公室”,最后又指办公的机构“厅”“局”。

4. 请说明词义与概念的区别。

【答案】(1)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

(2)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

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了概念。

(3)概念是纯思维的东西,只能表示理性意义。词除了能表示理性意义之外,还能表示某种感情色彩和语体风格。例如,“老大娘”和“老太婆”都表示“年纪大的妇女”的概念,但词义表示的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尊敬的称呼,后者含有不尊重之意。

(4)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语。同一概念可以用词义不完全的词来表示,也可以用短语表示。例如:“医生”“大夫”和“郎中”,词义不完全相同,但有时可以表不同一概念; “疗效”和“医疗效果”,概念相同,而“疗效”是词,“医疗效果”是短语。

(5)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全人类都是相同的,词义则具有民族特点。例如“狗”作为概念,全世界都没有区别; 但欧、美等地以狗喻人多带褒义,在汉语中则多含贬义,如“狗东西”、“狗头军师”等。

5. 为什么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

【答案】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其中,人际互动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所以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主要是因为:

(1)信息传递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的基础,是为人际互动功能服务的。信息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语言发挥信息传递功能的日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际互动和交流。

(2)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一种信息,更多的是在发挥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3)在阅读写作中,语言也发挥着其人际互动的功能。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但是每个阅读者就是话语的接受者,写作者和读者之间通过语言的书面形式进行着交流和互动。

(4)在话语环境中,只有说话人、没有受话人时,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仍然存在。例如只有

一人独自在呼天抢地时,把天地当作受话者,语言也在表达着情感和态度,发挥着人际互动功能。

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中,信息传递功能是基础,为人际互动服务; 而人际互动功能的发挥,正是语言联系社会的重要体现。所以,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

三、论述题

6. 论述语言是一个符号体系。

【答案】(1)语言具有符号的特征

①语言中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是符号的能指; “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符号的所指。语言的音和义相结合共同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②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

③语言符号具有稳定性。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不可随意改变。

(2)语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符号系统

①语言符号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其组成是分层级的。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而音自然处于最下层,音位是语音子系统的最小单位,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一一音节,属于语言系统的下层一一音系层。语素与语素组成的更大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层级装置的上层一一语法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十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运转规则。组合关系指的是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又称为联想关系。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即功能类。组合是横向的,聚合是纵向的,组合是第一性的,聚合是第二性的。

总之,语言符号具有符号的基本特征,是一个严密的符号系统。

7. 请你就汉语或英语里的某个语法化现象做相对具体的说明和分析。

【答案】语法化现象是语法演变中的一种途径,是一种有规律的语法演变现象。

语法化的具体实例分析

①哪些实义词容易发生语法化,语法化后表示什么样的语法意义,往往有普遍性

例如,表示“手拿”的动词“把”演变为引介工具、动作对象的标记; 表示“给予”的动词“给”演变为引进间接宾语(“给他一本书”)、受益者(“给他打了件毛衣”)、使役者(“给他骗了”)的标记:表示“在后面”或“在对面”的词“及”演变成引进伴随者的标记; 表示“结束、终了”的动词“了”演变为表示过去时或完成体的标记等,在许多语言中都发生过,甚至在同一语言的不同时期多次发生。

②汉语是孤立型语言,所以在语法化的虚化等级序列上也体现出一些特点

例如,汉语的语法化主要体现于动词虚化为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连词,名词虚化为派生性词缀,极少有虚化为屈折成分的。有一些虚化后的形式单从表面语音看有些像西方语言的屈折成分,如北京的派生性词缀“儿”的语音表现是变韵。但是,从所表达的意义看,儿化表示的只是与“儿”的本义直接相关的“小称”义。从语法上看,“一儿”有较强的词汇选择性; 从语音来看,变韵仍可以用“一儿”弱化后与前一音节合音规则来描写。所以,儿化韵中所包含的仍是属于派生性的“一儿”后缀,而不是屈折成分。

四、分析题

8. 下列是部分广州方言的词汇和普通话的对比。请据此分析。

(1)为这些异序词进一步分类;

(2)你如何解释这种“异序”现象?

普通话:要紧 蔬菜 已经 客人 公鸡 母鸡 干菜 生鱼 汤匙

广州话:紧要 菜蔬 经已 人客 鸡公 鸡也 菜干 鱼生 匙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