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传染期。 临床症状期。 恢复期。 病原携带期。 潜伏期。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 普通型。 重型。 极重型。 未分型。
患者,女,43岁,风心二狭换瓣术后,心脏超声检查:二尖瓣人工瓣环周围探及反流信号,范围抵达心房中部,考虑为()。 二尖瓣关闭不全。 瓣周漏。 功能性反流。 二尖瓣狭窄。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性,36岁,因发热.头痛.皮肤紫癜天入院。查体:神智淡漠,脉搏:体温:39.2℃,全身散在紫癜,颈部有肿大淋巴结,质软,有压痛,直径0.2~0.54cm。咽部充血,扁桃体度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略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可触及。余查体未见异常。提示:头颅CT未见异常.胸部X片示广泛性肺泡和间质浸润改变.腹超示脾大;尿常规示蛋白尿,红细胞3-4个.骨髓穿刺结果排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血小板抗体检查为PAIgG增高;肝功检查:总胆红素8μmol/L,直接胆红素30μmol/L,间接胆红素30μmol/L;肾功检查:尿酸480μmol/L,尿素9.8mmol/L,肌酐200μmol/L;凝血:PT:20S,PTA:100%,APTT:44S,纤维蛋白原定量(Fib):4.0g/L,凝血酶时间(TT):18S,D-二聚体:5.0。咽拭子培养未见异常。应进一步进行以下哪些检查() A.溶血检查。 外周血涂片,观察细胞形态。 骨髓活检。 脑电图检查。 免疫球蛋白定量。
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的常见适应证包括() 肌肉病变。 重症肌无力。 兰伯特-伊顿综合征(Lambert-EatonsyndromE.。 周围神经病。 臂丛神经炎。
女性,20岁,2周前咽痛、流鼻涕、咳嗽,按感冒治疗好转。近1周来心悸、胸闷,2天来出现黑矇入院诊治。检查血压:100/70mmHg(13.3/9.3kPa),心率40次/min,心界扩大,心尖区2/6级收缩期杂音,肺(-)心电图检查结果:Ⅱ、Ⅲ、aVF导联QRS呈Qr型,ST段抬高0.1mV,心室率40次/min,P波与QRS波无关,P波频率>QRS波频率,CPK400U/L,CPK-MB40U/L。该病例最可能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