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中药作用时效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中药有效成分的时效关系,可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 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生物半衰期测定。 中药的时效关系就是时量关系。 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不包括峰效时间测定。 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包括给药后发生的潜伏期测定。
下列因素可致宿主对菌斑的反应,除了() 激素水平。 刷牙习惯。 系统疾病。 营养不良。 吸烟。
左心衰竭的特征性体征有()。 肺部哮鸣音。 交替脉。 颈静脉怒张。 肝肿大。 下肢水肿。
苏子降气汤中当归和肉桂配伍的意义是()。 温肾纳气。 养血补肝。 温补下虚。 祛痰止咳。 温肾祛寒。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药物的作用强度。
男性,18岁,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日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粪便常规检查WBC15~20个/HP,RBC5~10个/HP。该病例用抗生素治疗3天,症状好转即停药,有可能产生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