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873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果无论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某个参与人都只选择某个策略,则该策略就是该参与人的绝对优势策略(简称优势策略)。试举一例说明某个参与人具有某个优势策略的情况。

【答案】例如,在如下的二人同时博弈中,无论参与人A 是选择合作还是选择不合作,参与人B 总是选择合作,因为他此时选择合作的支付总是大于不合作。因此,在这一博弈中,合作就是参与人B 的绝对优势策略。

2. 怎样理解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

【答案】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会计中的成本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通常是指显成本,而经济学中的成本除了显成本以外,还包括隐成本。此外,经济学还引进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1)显成本与隐成本

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比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隐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比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劳动,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例如,自己投入的劳动、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用十经营的房屋等。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的劳动,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fo

对于许多大企业而言,最主要的隐成本是投入资金的利息。如果计算这部分隐成本,也就容易理解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了。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放弃的将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 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酉己置的最优。

3. 由于公共物品不存在市场交换,因而能否认为公共物品可以任意定价?

【答案】不能这样认为。

由于公共物品是政府花钱或投资提供的,因此可用政府在公共物品上的投资量表示该物品的价格。如果把公共物品数量画在一个坐标轴的横轴上,把价格画在纵轴上,同样可以画出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这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才是最优投资量。

如果实际投资量高于最优投资量,公共物品就会供过于求,它表示该公共物品不能被有效利用。假定把政府本身看作公共物品,政府供过于求的实际就是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差。相反,如果公共物品投资过少,即投资量低于最优投资量,则公共物品就会供不应求。例如,城市道路投资不足会造成交通拥挤、道路堵塞。可见,公共物品不可以任意定价。

4. 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它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只有对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人己经使用了某个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根据物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可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及准公共物品四类。

(l )私人物品。对于私人物品而言,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可以阻止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因而私人物品具有排他险; 私人物品在被消费的同时就不能被其他人消费,因而私人物品又有竞争性这个特点。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察、消防等。它有两个显著特点:①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的消费权或使用权并不是由某个人独有,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所有,某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或使用,并不能阻止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②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这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增加时,成本并不增加,也就是增加一个公共物品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指那些所有权是大家的、公共的,使用权、收益权的归属却比较模糊的那类资源,如江河中的鱼虾、公共牧场上的草等。公共资源与公共物品不同,它在消费上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尤其是当使用人数足够多时,公共资源的竞争性很大。公共资源的非排他胜和竞争性会使资源被过度消耗、破坏,即公地的悲剧。

(4)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又称为俱乐部物品,它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即消费者只有付了费才能消费。但就非竞争性而言,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有非竞争性,即增加消费者并不增加使用成本,不构成对其他消费者的威胁,而消费者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消费就有了竞争性。例如,当游泳池里人满为患时,每一个游泳者都会对他人的游泳造成障碍。

5. 试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性,那么如果最大利润存在,它一定是零。

【答案】采用反证法。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假设一个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厂商可以获得正的最大利润π,则π可以表示为:

**

其中p 是产品价格,w 1和w 2是生产要素的价格,x 1和*x 2*是最优要素投入。那么当厂商的生产规

模扩大为原来的t (t>1)倍时,厂商的利润为:

这就和π是最大利润相矛盾,所以厂商的最大利润只能是零。

*

二、计算题

6.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劳动力的价格为w=2,资本的价格为γ=1。求

(1)劳动力L 与资本K 的最优组合。

(2)当成本为C=3000时,企业实现的最大产量Q 的均衡值。

【答案】(1)根据企业的生产函数,可得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即:

根据企业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有:

于是有:

整理得:L=K,即劳动力与资本的最优组合是两种投入要素投入数量相等。 (2)把L=K代入等成本线2L+K=3000。解得:可求得最大产量:

即当成本为C=3000时,企业实现的最大产量Q 的均衡值为1000。

7. 已知效用函数为

(1)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2)当P x =1Py =2,m=120时,求边际替代率,并求出此时x 、y 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答案】(1)消费者的预算线方程:。

。 ,收入为m ,x 、y 的价格分别为P x 、P y ,求: 将代入生产函数,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得出商品x 和y 的边际效用,即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