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深圳大学师范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

A.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

B. 普通教育与通用技术教育向融合

C. 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

D. 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

【答案】A

2.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学习理论

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 认知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考查。根据班杜拉实验研究结果,在影响个体观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榜样身教的作用远远胜于言传。而人本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和个体情感体验的价值,认知学习理论重视的是个体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的价值,联结学习理论中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的则是通过奖惩来养成行为习惯,不重视榜样的作用。

3. 《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

A. 循序渐进

B. 及时施教

C. 启发诱导

D. 教学相长

【答案】A

4. 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 标准分数

D. 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标准差是指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 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分数是利用线性转换的原理,将一组数据转换成不具有实质的单位与集中性的标准化分数; 相关系数是指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包括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相关系数、点二列相关系数、多系列相关系数等。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 两项的取值为正数; D 项,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l ≤l ≤1。

5. 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

A. 统觉,教学和训育

B. 兴趣,教学和训育

C. 联想,教学和训育

D. 管理,教学和训育

【答案】D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这种中学是( )。

A. 完全中学

B. 统一中学

C. 综合中学

D. 文实中学

【答案】C

【解析】战后英国主要的中等教育机构类型是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种形式构成,各种中学的差别反映了教育的不平等性,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争论。1965年工党执政期间,决定在保留文法中学和公学的前提下把其余中学全部改造成综合中学,以体现教育机会均等,保证中下层子女也能进入像文法中学这样质量高、设备优越的学校学习。

7. 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户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 )。

A. 学区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地方分权制

D. 混合制

【答案】C

【解析】美国教育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权主要在州政府。这种体制是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来的。根据1791年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利,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据此,教育被理解为州的职权。法国在帝国时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而且也创设了学区制。英国则是典型的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即混合制。因此,答案选C

8. 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 )

A. 鸿都门学

B. 宫邸学

C. 四门学

D. 国子学

【答案】D

9. 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

A. 改革科举

B. 发行报刊

C. 兴办学堂

D. 译介西书

【答案】B

10.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 )。

A. “胜任力”

B. “忠诚”

C. “希望”

D. “意志”

【答案】A

【解析】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11.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A. 指导教育实践

B. 规范教育行为

C. 揭示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