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海洋学院农业政治学原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
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2. 立宪君主制
【答案】立宪君主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它通常存在于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
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立宪君主政体可以分为_元君卞制和议会君主制。
①二元君主政体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可是,实际上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二元君主制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当代的尼泊尔、摩洛哥、约旦等。
②议会君主政体的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议会君主政体的议员是选举产生的,并有特定任期,君主则是世袭终身任职的,因此,议会君主政体只是部分意义上的残缺的君主制。这种政体通常是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当代的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仍然保留着这种政体。
3. 政治团体
【答案】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 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 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4. 传统主义政治学
【答案】传统主义政治学是相对于行为主义政治学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而言的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理论学说的总称。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学科创立时期政治学研究的方向。
①传统主义政治学无统一的思想体系,存在着不同派别与看法。主要有国家学派和过程学派。 a. 以美国学者J.W. 伯吉斯、W.F. 威洛比等为代表的法理主义国家学派以提供研究国家的系统知识为
目的。国家学派把国家理解为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因而,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正式的法律机构和‘言方颁布的法律文件
b. 英国学者W. 白哲特和美国学者T.W. 威尔逊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过程学派强调政治学应由法律文本的研究转向政治现实的研究,政治学家不能囿十历史资料和事件的记录分析,也不能局限于官方正式的法律形态与机构,还要进一步研究非正式或非法律过程对国家及政治的影响。 ②传统主义政治学的共同的特征在于:
a. 在研究的对象上,以国家为主题,将政治学等同于国家学。美国早期政治学家J.N. 加纳就认为政治学从头至尾是研究国家的科学,包括研究国家的起源、性质、分类,政府的结构及类型,宪法的条文及类别,重点是研究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比较。
b.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政治哲理和政治历史的分析。具体方法有历史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法律研究法和制度研究法。
5. 国家的社会职能
【答案】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6.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起源特点和本质的看法总和。根据对国家起源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明了国家的本质如下: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②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 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作为一种暴力机器,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是最根本的,国家与氏族社会公共权力在划分居民和暴力组织方面的差别,不过是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的自然延伸和特定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本质的论述,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7. 政治学
【答案】政治学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
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力一法从事研
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8. 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能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权利,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权利。从而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以及信仰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的群众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党的作用。
【答案】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它是阶级利益冲突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特定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可是,当一个阶级以自在状态存在着时,这些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往往是分散的、肤浅的和多变的。而政党则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使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凝聚着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可是,阶级利益的实现并非仅靠政党自身可以完成的,因此,任何政党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
(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在现代国家中,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
(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政党不仅是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而且是特定阶级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因此,政党不仅聚集着本阶级的政治精英和中坚分子,而且还以其特定的党纲、理论、组织原则和活动力式创造着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并在这个氛围中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强化党员为本阶级奋斗的政治意识和精神,培养党员的实际政治能力。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在当代,政党不仅仅是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政党或政党联盟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