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不易早期发现的肿瘤是()。 腮腺浅叶肿瘤。 下颌下腺肿瘤。 硬腭肿瘤。 舌根部肿瘤。 舌下腺肿瘤。
患儿,6岁。体重22kg,抽搐反复发作3年。发作时突然扑到,神志不清,颈项及全身强直,继而四肢抽搐,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色青,舌苔白,脉弦滑。治疗3个月后,患儿发作明显减少,但近1个月便秘,5天1次。可加用() A.芦荟。 当归。 生地。 大黄。 风化硝。 肉苁蓉。
乳痈证为火毒甚者针刺治疗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大敦。 太白。 太溪。 太冲。 厉兑。
凡有创伤史者,遇有下列情况均应疑有腹内脏器损伤,除外() 伤后早期出现休克征象。 伤后有明显腹膜刺激征。 Grey-Turnerr征。 有气腹表现。 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
下列实验室检查中,哪一种对诊断甲亢最可靠()。 甲状腺肿大。 基础代谢率增高。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T3、T1增高。 多食、消瘦。
朱某,男,25岁。1976年9月28日初诊。主诉:食欲不振、困倦乏力1个月,身目发黄5天。患者发病的1月前因多次淋雨后即感全身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时有腹泻,服中药后病情减轻,因农活较忙,未再继续服药。5天前家人发觉其目睛发黄,渐至皮肤亦黄,病情逐渐加重,故来诊治。现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口淡不渴,肢体困倦,神疲畏寒,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小便量少,右胁下疼痛不适。检查:目睛及皮肤均明显发黄,黄色晦暗,右胁下有压痛,舌淡白,苔白腻,脉沉迟。该病的首选方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