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2普通生物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植物根尖部分执行吸收功能的区域是( )。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根毛区

【答案】D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它是根生长、分化和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尖由根冠、顶端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A 项,根冠是根顶端由多层疏松薄壁细胞组成的罩状结构,保护根的顶端分生组织,使顶端免于被土壤颗粒擦伤,同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B 项,分生区具有强烈分裂能力,可以使根尖的细胞数量大大增加。C 项,伸长区的细胞大都停止分裂,细胞体积增大,并沿根的长轴方向伸长。D 项,根毛区的各种细胞已停止生长,有较大的液泡,并已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 陆生脊椎动物用肺呼吸,下列动物还需要用皮肤做辅助呼吸的是( )。

A. 哺乳动物

B. 爬行动物

C. 两栖动物

D. 鸟类

【答案】C

【解析】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成为水陆两栖。

3. 韭菜叶剪去上部后还能继续生长,是由于( )活动的结果。

A. 顶端分生组织

B. 侧生分生组织

C. 居间分生组织

D. 薄壁组织

【答案】A

4. 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B.

C.

D. 浓度过低

浓度过高

浓度过低

浓度过高

【答案】C

5. 科学家通过对模式动物( )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A. 裂殖酵母

B. 芽殖酵母

C. 秀丽隐杆线虫

D. 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秀丽隐杆线虫是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细胞凋亡现象及其机理最早在线虫中被揭示,野生型线虫从幼虫到成虫发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调节细胞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CED-9基因和执行细胞凋亡的CED-3和CED-4基因,随后在脊椎动物中发现了与之同源的基因。

6. 在孵卵时期,卡拉鹦鹉总是打斗不赢紫鹦鹉而弃巢飞去,其原因是( )。

A. 卡拉鹦鹉个体小

B. 卡拉鹦鹉在孵卵时期体力不够

C. 已经形成卡拉鹦鹉的一种遗传机制

D. 季节变化导致食物不足

【答案】A

7. 原始生命在地球上出现的大致年代约距今( )年。

A.10亿

B.25亿

C.34亿

D.40亿

【答案】C

【解析】在南非和澳大利亚西部发现的距今约34亿年前叠层石中的球状体和丝状体原核生物化石,类似于现今的蓝藻,表明具有光合能力的原核生物诞生于34亿年前,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原核生物的化石。

8. 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

A.Arg

B.Tyr

C.Glu

D.Ser

【答案】A

9. 当细胞开始分裂时,它有N 个染色体和Q 个DNA 。经过有丝分裂后,每一子细胞中的DNA 量和染色体数目应为多少?( )

A.N 和Q

B.

C.

D.

【答案】A

10.植物自身合成的赤霉素的运输方向是( )。

A. 通过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

B. 通过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

C. 通过韧皮部上下左右运输

D. 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上下左右运输

【答案】D

二、填空题

11.病原体经过处理,致病性_____, 此过程称之为_____。

【答案】减弱;弱化

12.鸟类筑巢是一种_____行为;当一种无害刺激反复进行时,动物的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叫做_____,是一种_____行为。

;适应(习惯化);后天性(获得性、学习) 【答案】先天性(本能)

13.听小骨的作用是传导和_____声波。

【答案】扩大

14.肾上腺素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_____结合后,激活膜内面的腺甘酸环化酶,催化产生_____,后者则作为_____在细胞内继续传递信息。而固醇类激素的分子可直接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存在_____活化的过程。

【答案】受体;第二信使;基因

需消耗_____个高能磷酸键。

15.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