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师范大学836经济学(含微观、宏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选择题

1. 永久收入理论认为( )。

A. 当前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消费的同比例增加 B. 暂时性收入高于持久性收入 C. 高收入年份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D. 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0 【答案】D

【解析】永久收入理论认为,引起消费变化的是永久收入的变化,而不是暂时性收入的变化。因此,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0。

2. 对欧元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说,如果欧元的汇率上升,那么美元的汇率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不一定,尚需考虑其他因素 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答案】B

【解析】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说明一单位的欧元可以换到更多的美元。换到更少的欧元,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下降了。反过来说就是一单位的美元只能 3. 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 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曲线( )。

A. 右移10亿美元 B. 右移k 乘以10亿美元

C. 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即10÷k ) D. 右移k 除以10亿美元(即k ÷10) 【答案】C

【解析】由LM 曲线方程知

,为:

,可以看出y 的变化△y 与m 的变化△m 的关系

,因此LM 右移

,因此货币供给m 增加10,则收入y 增加

4. 在需求约束均衡条件下( )。

A. 增加AD 和AS 均不会提高国民收入 B. 增加AD 和AS 均可以提高国民收入

C. 增加AD 不会提高国民收入,但增加AS 可以提高国民收入 D. 增加AD 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但增加AS 不会提高国民收入 【答案】D

【解析】需求约束是指造成总需求不足、收入偏低的原因在于需求方面,因此只有增加总需求才能变动收入。

5. 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的理论是( )

A. 流动性偏好理论 B. 费雪交易方程式

C 货币需求的“平方根法则”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货币需求“平方根法则”是鲍莫尔一托“提出的货币需求存货理论,

认为货币需求、

,即货币需求与利率平方根成反比。

二、计算题

6. 假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某企业的生产函数R=0.1,企业产品价格P=1:

(1)计算最优资木存量。

(2)假设Q 预期上升到120,最优资本存量是多少?

(3)假定最优资本存量在5年内保持不变,现有的资本存量为100,企业会逐步调整资本存量使其接近于最优值,设λ=0.3。第一年的投资量是多少? 第二年的资本存量是多少?

【答案】(1)最优资本存量是指实际使用资本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该资本的边际收益时决定的全部投资量。根据最优资本存量决定公式有:

将Q=100和α=0.3代入生产函数可得定公式,可得最优资本存量K=300。

(2)假设Q 预期上升到120,按照同样的分析方法,将相关数值代入最优资本存量决定公式,可得最优资本存量K=360。

(3)由(1)部分计算可得最优资本存量K*=300,现有的资本存量K 为100,则两者的缺口为200=(300-100)。因此,第一年的投资量资本存量为100+60=160。因此,第二年的投资量年资本存量为K 2=160+42=202。

。第一年后,

。第二

,将

代入最优资本存量决

,产量Q=100,α=0.3, 资本的租金率

7.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 和LM 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答案】(1)由y=c+i,可知IS 曲线为:

y=100+0.8y+150-6r

即:y=1250-30r

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可得LM 曲线为:

0.2y-4r=150

即:y=750+20r

(2)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LM 和IS 相交于一点,该点卜收入和利率可通过联立求解IS 和LM 方程而得,即:

解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

8.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总量生产函数为

(1)求稳态时的人均资本量和人均产量;

(2)用这一模型解释“为什么我们如此富裕,而他们那么贫穷”; (3)求出与黄金律相对应的储蓄率。

【答案】(1)由所给的总量生产函数,求得人均生产函数为: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态条件为:

解得人均资本量为:

将其代入人均生产函数,求得稳态的人均产量为:

(2)解释国家间的生活差异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均收入,从①式、②式可知,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高,人口增长率低时,该国的稳态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就相对较高; 反之,则正好相反。因此,根据该模型,可以用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差异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如此富裕,而他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