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857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如何导致了市场失灵? 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

【答案】(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在决策时面临信息小充分的约束; 信息小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有时就不能很好地起作用,易出现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易导致以下问题;

①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前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②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交易后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③委托一代理问题

委托一代理间题是指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相互冲突。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

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

(2)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的方法

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问题,而市场机制又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信息力一面进行调控。政府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方法主要有:

①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

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建立汽车、耐用消费品等产品的质量保证制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

上消除产品的逆向选择问题; 针对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样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信息不充分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在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并不对投保人实行全额财产保险,而是规定某此最低数量的免赔额,一旦投保人遭受财产损失,投保人自己也将负担一部分损失。

②设计合理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即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2. 简述帕累托效率的含义,说明对我国收入分配的意义。

【答案】(1)帕累托效率又称经济效率,它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也就是‘种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状态,这种状态在西方经济学里也被称为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2)经济学认为,帕累托效率是一种最优效率的均衡状态,而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而所有的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在这样的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根据各自对生产的贡献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进一步证明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是可以存在的。福利经济学则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进而论述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帕累托效率”。这样,在市场均衡状态下,整个经济社会实现了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同时社会福利最大。

(3)帕累托效率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经济学中,公平是指收入更加平等地分配,而效率是指资源的更加优化的配置。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有时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相互矛盾的。为此,思路就是“效

,这和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率优先,兼顾公平”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吻合的。效率优先就是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就是让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各种经济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才可以使经济的效率达到最大。当然,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效率,公平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3. 当某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其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即出现卖方垄断时,其生产要素的均衡点如何确定? 这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有何区别?

【答案】(l )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厂商面临着一条水平的要素供给曲线,但由于它在产品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其产品销售价格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即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

求曲线,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分离。

完全竟争厂商的产品价格与厂商产量无关,均等于市场均衡价格,所以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VMP 与其边际收益产品相等,都等于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

(2)如图所示,生产要素市场上的要素价格为P 1,卖方垄断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量由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此时的生产要素使用量为Q 1。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则其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收益产品,此时均衡要素的使用量为Q 2。因此,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小于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

图完全竞争市场和卖方垄断市场的最优要素使用量

4. 评价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对资源配置的效率。

【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 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2)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十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