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新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记者站
【答案】记者站是指新闻单位的派出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记者站仅限于依法从事与报社业务范围相一致的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必须由持有《新闻记者证》的记者开展工作。记者站一律不得从事与新闻采访无关的其他活动,不得从事报刊发行、广告、拉赞助及其他形式的经营活动。新闻单位建立地力记者站,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单位同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联系,及时反映当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报道当地的重要新闻,开展当地的通讯工作。
2. 记者招待会
【答案】记者招待会(PressConference ),是社会组织或个人,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邀请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主持人以及社会听众,宣布某一消息,并接受参加者提问的一种特殊会议。它是公关人员与新闻界联络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极具影响的公共关系活动。记者招待会有正式的、非正式的,定期的、不定期的。一般由一人或数人主持,主持人先发表谈话,然后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政府官员或各方面知名人士与记者对话并回答问题。
3. 专业记者
【答案】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一般是以两种形式出现的,一种是专门的记者,一种是编采合一的记者。新闻单位之所以设这样那样的专业记者,一是为了使各个领域的采访报道都有专人负责,二是有利于记者积累和掌握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培养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专家。
4. 特派记者
【答案】特派记者是指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一度称特派员。特派记者的编制属于编辑部,是社(报社、通讯社)、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与特约记者不同。特派记者一般负有较重的责任,到一些特殊的地区、单位去采访。与一般记者相比,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身体状况都更强。
5. 公开采访
【答案】公开采访是一种显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一定的采访任务而亮明身份和意图的一种采访方式。记者在找到被采访对象之后,出示证件或名片,公开记者身份,说明采访意图,寻求对方的支持与合作,这是记者最常用的采访方法。
6. 参与性观察
【答案】参与性观察,又称参加性非匿名观察,是指记者既亮明身份,又参与采访对象的一些活动,同时,又随时随地观察现场的情景。这种观察能使记者全身心投入采访,体验到现场的气氛,获取切身的感受,能加深记者对于被观察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能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采用这种力一式应避免记者带有过强主观性,产生一定偏见。
7. 舆论
【答案】舆论,即众人的议论,或公众的意见。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有学者认为: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代表。
8. “无冕之王”
【答案】“无冕之王”一词出现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大主笔时期。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成为英国舆论的领袖。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也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记者很难或者根本不能摆脱这种格局。所以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些西方记者自己也不承认他们是“无冕之土”。
9. 蹲点
【答案】蹲点是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样式,是指记者较长时间在某个部门或某一单位进行专题采访。在这种调查采访中,记者需要带着当前实际工作中某个具有普遍性或方向性的问题,选准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点”,真正“蹲”下来,认真“钻进去”,花上比较长一点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解剖“麻雀”。
10.出镜记者
【答案】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等; 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
11.采访路线
【答案】新闻采访路线,是我国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记者应遵
循的采访路线包括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两方面:①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就是要求新闻采访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贯彻,是我国记者及其采访活动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也是记者及其所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②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路线。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新闻工作的任务,确定了我国记者采访活动的工作路线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是我国记者区别于西方记者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搞好新闻采访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12.公民记者
【答案】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的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公民记者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单一线性的传播格局,进一步强化了信息社会中媒体与受众的新型互动关系; 确立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深刻影响着媒体形态的演变过程,加速了主流媒体的变革。
13.隐匿性观察
【答案】隐匿性观察,又称参加性匿名观察,是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像微服私访那样去观察。在这种观察中,记者要变成被观察的某个现场或群体中的普通一员,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以便在观察到一些真实情况后,再作决定。在这种观察中,被观察对象往往会不做任何掩饰,把一切问题暴露在记者面前。采取这种观察方式所获得的材料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14.隐性采访
【答案】隐性采访即隐蔽采访,又称“暗访’夕,是指记者隐藏真实身份与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手段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己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15.抓新成就
【答案】抓新成就,是指抓各行各业的新成就,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采访报道新成就的目的,在于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宣传党的正确领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传科学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宣传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宣传我国国力的增强,以教育鼓舞全国人民,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16.巡回采访
【答案】巡回采访又称“旅行采访’夕、“游动采访”、“专线采访”,是指记者受新闻机构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