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3岁,因“垂体瘤术后6年,双肾上腺全切术后4年,皮肤、黏膜变黑2年”来诊。患者于9年前出现头痛、视物模糊、闭经等症状,查血ACTH升高,颅脑CT示垂体瘤,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3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血皮质醇(Cor)升高,肾上腺CT示双肾上腺增生,行“双肾上腺次全切术”。4年前再次复发行“双肾上腺全切”。之后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未能坚持服药。2年前出现皮肤、黏膜逐渐变黑,乳头、齿龈、甲床、瘢痕等处明显,伴反复发作的恶心、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痛等症状。查体:T35℃,P76次/min,BP100/70mmHg;齿龈、甲床、乳头及腹部手术瘢痕部位可见色素沉着。目前此患者的最佳治疗是()(提示:实验室检查:ACTH250pg/ml,Cor80.04nmol/L,24h尿Cor40μg;血钠130mmol/L,钾4.2mmol/L,氯98mmol/L;空腹血糖3.6mmol/L。胸部X线片、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MRI:蝶鞍形态正常。) A.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00mg。 B.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10%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 C.适当补充氯化钾。 D.口服氢化可的松。 E.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 F.口服葡萄糖溶液。
患者女,43岁,因“垂体瘤术后6年,双肾上腺全切术后4年,皮肤、黏膜变黑2年”来诊。患者于9年前出现头痛、视物模糊、闭经等症状,查血ACTH升高,颅脑CT示垂体瘤,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3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血皮质醇(Cor)升高,肾上腺CT示双肾上腺增生,行“双肾上腺次全切术”。4年前再次复发行“双肾上腺全切”。之后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未能坚持服药。2年前出现皮肤、黏膜逐渐变黑,乳头、齿龈、甲床、瘢痕等处明显,伴反复发作的恶心、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痛等症状。查体:T35℃,P76次/min,BP100/70mmHg;齿龈、甲床、乳头及腹部手术瘢痕部位可见色素沉着。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有() A.消化系统疾病。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异位ACTH综合征。 感染性脑病。 瑞尔黑变病。 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
患者女,43岁,因“垂体瘤术后6年,双肾上腺全切术后4年,皮肤、黏膜变黑2年”来诊。患者于9年前出现头痛、视物模糊、闭经等症状,查血ACTH升高,颅脑CT示垂体瘤,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3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血皮质醇(Cor)升高,肾上腺CT示双肾上腺增生,行“双肾上腺次全切术”。4年前再次复发行“双肾上腺全切”。之后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未能坚持服药。2年前出现皮肤、黏膜逐渐变黑,乳头、齿龈、甲床、瘢痕等处明显,伴反复发作的恶心、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痛等症状。查体:T35℃,P76次/min,BP100/70mmHg;齿龈、甲床、乳头及腹部手术瘢痕部位可见色素沉着。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腺垂体及肾上腺功能检查。 B.垂体MRI。 C.胸部X线片。 D.血电解质、血糖。 E.血气分析。 F.腹部B超。
患者女,20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160/120mmHg。实验室检查:FBG>140mg/dl,血钾2.5mmol/L,血ACTH99.6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皮质醇增多症药物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有() A.氨鲁米特。 B.酮康唑。 C.美替拉酮。 D.赛庚啶。 E.米非司酮。 F.密妥坦。 G.溴隐亭。
患者女,20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160/120mmHg。实验室检查:FBG>140mg/dl,血钾2.5mmol/L,血ACTH99.6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此时的处置方案是()(提示:经口鼻蝶窦内病变切除,同时行垂体探查,发现蝶窦病变为蝶窦囊肿,垂体有微腺瘤,切除微腺瘤。术后血压、血糖恢复正常,需要糖皮质激素替代。2年多后临床和激素测定提示皮质醇增多症复发。) A.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B.没有必要做进一步检查。 C.如做进一步检查,应以垂体MRI动态加强为首选。 D.如做进一步检查,应以岩下静脉插管取血为首选。 E.如不做进一步检查,选择再次垂体手术。 F.如不做进一步检查,选择垂体放疗。
患者女,31岁,因“月经稀发8年,轻度向心性肥胖,紫纹2年”来诊。查体:BP140/100mmHg;身高156cm,体重49kg;躯干部皮下脂肪厚,皮肤薄,紫纹多、宽,多处淤斑,面部散在雀斑,下肢轻度水肿。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ACTH<5pg/ml。鞍区MRI:Rathke裂囊肿可能性大。肾上腺CT(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应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