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智能化技术801计算机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设广义表L =(( ),( )) ,则head(L)是_____tail(L)是_____L的长度是_____;深度是_____。
【答案】( );(( )) ;2;2
【解析】广义表的表头是表的第一个元素,表尾是除了第一个元素外其余的所有的元素构成的表;表的长度指表中元素的个数;表的深度指展开后括号的层数。
2. 遍历图的过程实质上是_____,广度优先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____;深度优先遍历图的时间复杂度_____,两者不同之处在于_____,反映在数据结构上的差别是_____。
【答案】查找顶点的邻接点的过程;0(n+e);0(n+e);访问顶点的顺序不同;队列和栈
【解析】广度优先遍历图使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深度优先遍历图使用栈这种数据结构。
3. 分别采用堆排序,快速排序,起泡排序和归并排序,对初态为有序的表,则最省时间的是_____算法,最费时间的是_____算法。
【答案】起泡;快速
【解析】当初态为有序表时,冒泡排序只需要进行一趟比较即可,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n),
2而快速排序算 法需要比较的次数达到最大,时间复杂度为O (n) 。
4. 根据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包含的指针个数,将线性链表分成_____和_____;而又根据指针的连接方式,链表又可分成_____和_____。
【答案】单链表;双链表;(动态) 链表;静态链表
【解析】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根据每个结点包含的指针个数分为单链表和双链表,单链表只包含一个指针,指向后续元素,双链表包括两个指针,指向前一个元素和后续元素。根据指针的连接方式,链表可分为动态链表和静态链表。静态链表的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的编号,动态链表的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的物理位置。
5. —棵深度为k 的平衡二叉树, 其每个非终端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0,则该树共有_____个结点。
【答案】
树。故结点个数为
。
【解析】每个非终端结点都是0表示该平衡二叉树没有高度落差。也就是说它是一棵满二叉
二、单项选择题
6. 下列因素中, 不会影响信道数据传输速率的是( )
A. 信噪比
B. 频率宽带
C. 调制速率
D. 信号传播速度
【答案】D
【解析】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噪比、频率宽度、调制速率都有关。
7. 在文件“局部有序”或文件长度较小的情况下,最佳内部排序的方法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起泡排序
C. 简单选择排序
D. 快速排序
【答案】A
【解析】当待排序列基本有序时,对冒泡排序来说,若最大关键字位于序列首部,则每趟排序仅能使其“下沉”一个位置,要使其下沉到底部仍需n -1趟排序,也即时间复杂度仍为0(n2)。而对简单选择排序来说,其比较次数与待排序列的初始状态无关;归并排序要求待排序列已经部分有序,而部分有序的含义是待排序列由若干有序的子序列组成,即每个子序列必须有序,并且其时间复杂度为;直接插入排序在待排序列基本有序时,每趟的比较次数大为降低,也
2即n -1趟,比较的时间复杂度由O(n) 降至O(n)。
8. 下列选项中, 描述浮点数操作速度指标的是( )。
A.MIPS
B.CPI
C.IPC
D.MFLOPS
【答案】D
【解析】MFLOPS(Million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表示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次浮点运算, 用来描述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 适用于衡量处理机的性能。
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表示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对于一个给定的程序, MIPS 定义为
这里所说的指令一般是指加、减运算这类短指令。
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 就是每条指令执行所用的时钟周期数。由于不同指令的功能不同, 造成指令执行时间不同, 也即指令执行所用的时钟数不同, 所以CPI 是一个平均值。
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每个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数。
9. 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 有8个叶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 ).
A.39
B.52
C.111
D.119
【答案】C
【解析】完全二叉树的一个特点是:叶子结点只能出现在最下层和次下层. 题目中没有说明完全二叉树的高度,首先由完全二叉树的特点确定题目中树的高度. 根据题意,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 有8个叶结点,可知此二叉树的高度是6或7. 题目中求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的情况,因此此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7. 由于高度为7的完全二叉树的前6层是一棵满二叉树,根据二叉树的性质2可知,高度为6的满二叉树的结点数是
目中二叉树的第6层结点数是. 又根据二叉树的性质1可知,题个结点,已知有8个叶子结点,那么其余32﹣8=24个结点均为分支结点,这些结点在第7层上最多有48个子结点(即叶子结点). 所以此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 可达
10.在任意一棵非空二叉排序树T1中, 删除某结点v 之后形成二叉排序树T2, 再将v 插入T2形成二叉排序树T3。下列关于T1与T3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Ⅰ. 若v 是T1的叶结点, 则T1与T3不同
Ⅱ. 若v 是T1的叶结点, 则T1与T3相同
Ⅲ. 若v 不是T1的叶结点, 则T1与T3不同
Ⅳ. 若v 不是T1的叶结点, 则T1与T3相同
A. 仅Ⅰ、Ⅲ
B. 仅Ⅰ、Ⅳ
c. 仅Ⅱ、Ⅲ
d. 仅Ⅱ、Ⅳ
【答案】C
【解析】在一棵二叉排序树中删除一个结点后再将此结点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 如果删除的结点是叶子结点那么在插入结点后, 后来的二叉排序树与删除结点之前相同。如果删除的结点不是叶子结点, 那么再插入这个结点后, 后来的二叉树可能发生变化, 不完全相同。
11.现在有一颗无重复关键字的平衡二叉树(AVL 树) , 对其进行中序遍历可得到一个降序序列。下列关于该平衡二叉树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 根节点的度一定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