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复试2003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财政学专业复试试题

一、简答题(从下列五道题中选四道题回答,每题15分,共60分)

1.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2.国债的主要功能。

3.分析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优缺点。

4.增值税的特殊作用。

5.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

二、论述题(从下列三道题中选两道题回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转变政府职能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2.入世后的税制改革。

3.完善分税制的基本思路。

参考答案

财政学专业复试试题

一、简答题(从下列五道题中选四道题回答,每题15分,共60分)

1.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答:公共产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1)所谓非排他性,是相对纯粹的私人产品的排他性而言的,春私人产品的所有权使产品的所有者能惟一地拥有对它的享用权;而在一种纯公共产品上,排他性就不存在了。首先,公共产品在技术上、经济利益上、所有权确定上都往往具有不可分性,既不能也不便排斥众多的受益者。比如国防就是一例。如果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提供了国防服务,要想排除任何一个在该国居住的人受国防保护,那是极其困难的。公共产品不仅具有非排他性,而且具有非拒绝性。一个公民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要接受国防服务,且不能把自己得到的“保护”出售或转让给别人。其次,某些付费产品即使在技术上可实现排他性原则,但真要实现排她的过程,其代价就可能十分昂贵,致使排他的产品大于排他后带来的好处,就是说在经济上不可行。

(2)所谓竞争性,就是当一种产品(商品)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则此产品车给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诸如不拥挤的桥梁、非满载的火车客厢、未饱和运转的计算机等。非竞争性是从产品的不可分割性中的,这使得新增加的消费者在该产品的有效容量之内,都不会增加生产该产品的可变成本,从而使边际成本为零。然而,一个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并不一定保证他也同样具有非排他性。比如火车客箱和桥梁,它们在其容量内是非竞争性的,但如要凭火车票上车,或征收桥梁通行费,那就使得它们具有排他性了。反过来,非排他性产品也并不必然是非竞争性的。某些公共资源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比如草原,当一个人在某一草原上放牧,其实是与其他人对这块草原的利用相竞争的。因此,公共资源是一种非排他性,但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的物品,故不是纯公共产品。

(3)分类

如果物品同时具有上述两方面特征,则该物品就是纯公共物品。但是很多物品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性质,即上述两个特征不同时存在,只具备一个特征,可称之为准公共物品或混合品。如教育与保健服务,就既具有个人享受消费该产品利益的因素,又同时具有社会公众也享受消费利益即正外溢性(外部效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