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发生共同延误事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按照延误时间的长短,由责任方共同分担延误带来的损失 。 发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可得到工期和费用补偿,但得不到利润补偿 。 承包人是初始延误者,承包人只能得到工期补偿,但得不到费用补偿 。 客观原因造成的初始延误,承包人可得到工期补偿,但很难得到费用补偿。
某工程合同价格为5000万元,计划工期是200天,施工期间因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工期延误10天,若同期该公司承揽的所有工程合同总价为2.5亿元,计划总部管理费为1250万元,则承包人可以索赔的总部管理费为()万元。 7.5 。 10 。 12.5 。 15。
下列在施工合同履行期间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中,应有承包人承担的是()。 因工程损害导致的第三方人员伤亡发包人承担 。 因工程损害导致的承包人人员伤亡承包人承担 。 工程设备的损害发包人承担 。 应监理人要求承包人照管工程的费用发包人承担。
为了合理划分发承包双方的合同风险,施工合同中应当约定一个基准日。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 投标截止时间 。 招标截止日 。 中标通知书发出 。 合同签订。
关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投标资格审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凡采购大而复杂的工程宜采用资格预审 。 资格定审有利于缩小投标人的范围 。 资格预审的标准应严于资格定审 。 资格定审的标准应严于资格预审。
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关于计日工费用的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