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烧伤、冷伤、创伤、战伤题库

问题:

[单选] 男性,体重50kg,躯干部、双臀及双大腿Ⅱ。烧伤,双小腿及双足Ⅲ。烧伤,第一个24小时应补充的胶体量约为().

A . 1500ml
B . 1800ml
C . 2700ml
D . 3200ml
E . 3600ml

引起细胞外铁明显增加而铁粒幼红细胞可减少() 感染。 肝硬化。 慢性肾炎。 白血病。 多次输血后。 能够透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 IgA。 IgG。 IgM。 IgD。 IgE。 患者女,42岁,来院体检。尿常规(-)。肾B型超声:右肾2个大小不等的实性肿物。肾CT(水平位):实质性占位向肾外突出,CT值35HU,最大直径4.0cm;增强后肿物明显强化,强化程度较正常肾实质低。手术标本的病理类型为() A.肾透明细胞癌。 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 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集合管癌。 患者女,42岁,来院体检。尿常规(-)。肾B型超声:右肾2个大小不等的实性肿物。肾CT(水平位):实质性占位向肾外突出,CT值35HU,最大直径4.0cm;增强后肿物明显强化,强化程度较正常肾实质低。如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肿瘤来源于() A.肾间质细胞。 肾小盏。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电图诊断()(提示:患者继续应用洋地黄至第28天,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失,f波更为明显,R-R间期匀齐,QRS形态呈室上型,心室率46次/min。) A.心房扑动、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男性,体重50kg,躯干部、双臀及双大腿Ⅱ。烧伤,双小腿及双足Ⅲ。烧伤,第一个24小时应补充的胶体量约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烧伤补液方法原则:①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面积大、症状重者需快速输注,但对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却应避免输注过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肿。第二个24小时输液总量除基础水分量不变外,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输注的半量。第3日静脉补液可减少或仅用口服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为目的。低渗糖不宜过快,重症病人补充碳酸氢钠。②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选用等渗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如无条件可选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适宜,但深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