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经济地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和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

【答案】(1)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①生产区位布局

帕兰德在韦伯的等费用线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等距离线(从某一地点开始距离相同的点的连线)、等时间线(从某一地点开始运送时间相同点的连线)、等商品费用线(某商品所需要的费用相同地点的连线)和等运送费线(特定商品的运费相同地点的连线)等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运费率与等费用线间的关系,指出,当运费率小恒定时,等费用线就小再是固定间隔的同心圆。假如生产地与市场间的距离无限远,而运费率随距离递减时,总运费将在原料供给地和市场两点达到最低。

②市场区域研究在研究关于市场地域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时,帕兰德设计了“直线市场”的简单模型。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运费与距离呈比例,这样,某地的价格等于生产地价格加上该地到消费地的运费。由此,所有方向的价格都将会随着离生产地的距离而增加。

(2)胡佛的区位理论

①运输费用理论

胡佛的运输费用理论主要分为运费结构分析和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分析两个部分。

a. 运费结构

b. 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c. 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

②送达价格、市场地域与区位选择

送达价格从生产地向外呈放射状,其相同地点的连线即为等送达价格线。同帕兰德分析的一样,消费者是从最低送达价格的供给地购买产品,这样两个生产者的市场地域的界线就是以两个供给地为中心的送达价格相同地点的连线。

(3)异同点

a. 相同点:

他们的理论中都有对韦伯区位论的修改。

b. 不同点:

帕兰德在韦伯的等费用线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等距离线(从某一地点开始距离相同的点的连线)、等时间线(从某一地点开始运送时间相同点的连线)、等商品费用线(某商品所需要的费用相同地点的连线)和等运送费线(特定商品的运费相同地点的连线)等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了运费率与等费用线间的关系,指出,当运费率不恒定时,等费用线就不再是固定间隔

的同心圆。

胡佛对韦伯区位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做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方法。结论表明,在区位三角形内部一般很少存在有最小运费点,相对的在只角形顶点处出现的可能性则较大。

2. 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

【答案】(1)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即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切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①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②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③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

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

(2)劳动费指向论

劳动费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劳动力成本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 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力成本指数只是判断劳动费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说明劳动费指向性强; 劳动系数小,说明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3)集聚指向论

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人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 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3. 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及其与劳动费指向间的关系。

【答案】(1)劳动费指数的概念

劳动费指数是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成本指数大,从最小运费区位移

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 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2)劳动系数的概念

劳动系数是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3)劳动系数与劳动费指向间的关系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 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区位的指向强。即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会愈加向少数劳动力廉价地集中。

4. 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案】衡量交通网结构状况的主要指标有:

(1)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2)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3)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二、论述题

5. 试述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部门的区位要求和区位选择。

【答案】(1)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①便利的交通运输

便利的交通运输包括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之间,与其他主要市场之间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②及时的信息获取

具有丰富信息的区位对总部决策制定起重要作用。这些信息包括市场变化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相关国家主要政治决策信息等。

③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这些关键人员包括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大型公司首脑、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市场)的决策人员等。

(2)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总部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

(3)跨国公司研发部门的区位要求

①接近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②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③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