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基础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间相

【答案】中间相是指合金中组元之间形成的、与纯组元结构不同的相。在相图的中间区域。

2. 非均匀形核

【答案】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与液相中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与均匀形核相比,它需要的形核功和过冷度都较小。

3. 晶面族

【答案】晶面族是对称关系(原子排列和分布,面间距)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等同晶面,用{hkl}表示。

4. 相图

【答案】金属及其他工程材料的性能决定于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金属等材料的组织又由基本的相所组成。由一个相所组成的组织叫单相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组成的叫两相或多相组织。相图就是用来表示材料相的状态和温度及成分关系的综合图形,其所表示的相的状态是平衡状态。

5. 相图中的自由度

【答案】相图中的自由度是指在相平衡系统中,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而不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

6. 扩展位错

【答案】一个全位错分解为2个Shockley 不全位错,这样的2个Shockley 位错一起被称为扩展位错。

二、简答题

7. 试从结合键的角度,分析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金属材料:主要以金属键为主,大多数金属强度和硬度较高,塑性较好。陶瓷材料:以共价键和离子键为主,硬、脆,不易变形,熔点高。高分子材料:分子内部以共价键为主,分子间为分子键和氢键为主。复合材料:是以上三中基本材料的人工复合物,结合键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很大。

8. 如何改善钢的初性?

【答案】主要措施有:①尽量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②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③提高组织的均匀性;④细化晶粒;⑤加入Ni 可以降低冷脆转折温度;⑥防止溶质原子沿晶界分布与第二相沿晶界析出。

9. 试述针对工业纯铝、Al-5%Cu合金、

来进行强化。

【答案】(1)对工业纯铝主要的强化机制为加工硬化、细晶强化;

(2)Al-5%Cu合金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加工硬化、细晶强化;

(3)

10.解释常用的扩散机制。有两种激活能分别为

C 升高到600°C 时对这两种扩散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出评述。 温度从25°

【答案】常用的扩散机制有空位机制和间隙机制。两种激活能分别

的扩散在温度从25°C 升高到600°C 时,由

度从298K 提高到873K 时,扩散速率D 分别提高

11.什么是二次再结晶?二次再结晶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二次再结晶后织构会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二次再结晶是指在再结晶完成的基础上,少数晶粒的异常长大现象。此时晶粒尺寸分布出现双峰现象。发生条件:一般晶粒生长受阻,如粒子钉扎、织构钉扎或厚度效应。当钉扎作用不均匀消失时,个别晶粒先摆脱钉扎而充分生长。

于弥散相抑制晶粒长大,一般不会产生二次织构;对于织构抑制晶粒长大,有时会产生二次织构,有时不会产生二次织构;对于厚度抑制晶粒正常长大,会产生二次织构。

12.在铁的晶体中固溶有碳原子和镍原子,问在同一温度下,碳原子和镍原子各以什么机制进行扩散,为什么?其中哪一种原子具有更大的扩散系数,为什么?

【答案】碳原子以间隙扩散机制进行扩散,因为Fe-C 合金为间隙固溶体,碳原子半径比较小,间隙扩散不会引起较大的点阵畸变。

镍原子以空位扩散机制进行扩散,因为Fe-Ni 合金为置换固溶体,镍原子比较大,难以通过间隙机制从一个间隙位置迁移到邻近的间隙位置,因为这种迁移将导致很大的点阵畸变。

碳原子具有更大的扩散系数。因为空位扩散激活能除了需要原子跳跃所需的内能外,还比间隙扩

散増加一项空位形成能。根据

复合材料分别可能采用哪些主要的强化机制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为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 的扩散,观察在得:当温和倍,显示出温度对扩散速率的重要影响。激活能越大,扩散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越大。 所以碳原子具有更大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