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医院药师Ⅰ阶段题库>医院药师(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有关药物经济学分析与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药物利用指数(DUI)>1.0,说明医生日处方剂量大于日规定剂量(DDD.
B . DDDs只考虑药物主要适应证的用药剂量,当一种药物有多种适应证(如阿司匹林)耐,使用DDD法受限,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偏差
C . 用药频度分析采用每种药物购药金额序号和用药人次序号的比值,比值大于1.0说明药物较便宜
D . 日规定剂量(DDD.就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
E . DDD不适用于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2009年5月1日。 2009年6月1日。 2009年7月1日。 2009年10月1日。 判断大动脉关系正常的先决条件是()。 肺动脉瓣下圆锥。 反位型动脉圆锥。 主动脉瓣下圆锥。 双侧圆锥。 圆锥缺如。 特应性皮炎发病中,吸入性变应原包括() 动物毛。 花粉。 真菌。 屋尘。 以上都是。 经鼻导管吸氧时,估算吸入氧浓度的公式以下哪项正确() 21+4×吸入氧流量(L/min)。 21+2×吸入氧流量(L/min)。 21+吸入氧流量(L/min)。 4×吸入氧流量(L/min)。 2×吸入氧流量(L/min)。 腰骶部汗毛过长,皮肤色浓,多见于() 先天性骶椎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椎结核。 特发性脊柱侧凸。 马尾肿瘤。 下列有关药物经济学分析与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药物利用研究的常用穷法包括:日规定剂量方法、药物利用指数方法、用药频度分析。日规定剂量(DDD)是某一特定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但DDDs有其局限性:大样本研究中,患者依从性不易保证,可能造成结果不准确;不同区域人群用药情况不尽相同,即DDD值可能存在差异;不是推荐给临床的实用剂量;DDD不适用于儿童;实际儿童可能也在用药,且剂量小于成人,若一律将剂量按DDD计算,则计算所得用药人数预测结果偏低;只考虑药物主要适应证的用药剂量,当一种药物有多种适应证(如阿司匹林)时,使用DDD法受限,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偏差。药物利用指数(DUI)是指总DDD数(某日用药总量相当于DDD的倍数,总DDD数=某天内药品的总用量/DDD值)除以患者总用药天数(DUI=总DDD数/总用药天数),表示医生使用某药的日处方量,对医师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DUI>1.0说明医生日处方剂量太于DDD。DUI<1.0,说明医生的日处方剂量低于DDD。用药频度分析是近年来用于评价药物在临床上地位的一种新方法。可以了解每日用药费用、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的关系,剂型与用药人次和购药金额的关系,药物使用频度与疗效的关系等,可以估计药费可接受的水平,评估地区用药水平,分析药品消费结构和市场分布。其分析方法:首先确定DDD值;以药物的每日总购入量除以DDD值,获得该药的总DDD数(DDDs,药品总购入量相当于DDD的倍数,即用药人次);分别计算与购入量相对应的总金额数;以总金额数除以DDD数(DDDs)求得每个DDD剂量所需要的治疗费用(即每天的治疗费用);对所研究的各药物的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对每种药物的购药金额和用药人次进行从高到低排序,分别获得购药金额的排序序号和用药人次的排序序号;求得每种药物购药金额序号和用药人次序号的比值,比值接近于1.0,说明二者同步好,反之则差。比值大于1.0--药物较便宜,比值小于1.0--药物较贵。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