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4岁,农民。频繁腹泻及呕吐1天来诊。约20余次,水样便,伴腓肠肌抽痛,无明显腹痛。体检:神志清,明显脱水征,BP8/5.3kPa(0/40mmHg),血浆比重1.035,红细胞压积0.60(60%),WBC18×109/L,大便光镜检WBC0~2/HP,经大便悬滴及涂片检查初步诊断为副霍乱。根据病人症状及血浆比重,24小时内应计划补液量是() A.2000~4000ml。 12000~14000ml。 8000~10000ml。 10000~12000ml。 4000~8000ml。
对于急性风湿热伴心肌炎的患儿,以下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首选阿司匹林治疗。 如有心力衰竭,待心衰控制后在卧床休息3~4周。 宜绝对卧床休息至急性症状消失,红细胞沉降率接近正常。 总疗程为8~12周。 停药后的反跳现象在2~3天内自动消失。
张××,男,80岁。久患便秘,屡用番泻叶治疗,疗效欠佳。主诉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甚至汗出淋漓,而大便并不干硬,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无力。那么下列中医治法中最为适合本病例特点的当为() A.益气润肠。 B.温阳通便。 C.行气导滞。 D.养血润肠。 E.益气养血,润肠通便。
风湿热急性期于心尖区听到Ⅱ~Ⅳ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杂音,表示() 二尖瓣狭窄。 发热所致。 心肌炎。 二尖瓣关闭不全。 无临床意义。
患者,女性,64岁。因刺激性咳嗽4个月,血丝痰3个月,一直服中药效果欠佳,近1周出现右胸持续性隐痛,进行性加剧,咳痰渐多,伴发热,体温37.4~38.5℃,转呼吸科诊治,经检查证实为右肺鳞癌,胸膜转移,右侧恶性胸腔积液,右肺阻塞性肺炎。下列治疗方案应选择(). 抽胸水后尽快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化疗。 抽胸水后尽快手术治疗,术后仅做放疗。 抽胸水后尽快手术治疗,术后化疗3~6次。 胸水引流术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化疗。 胸水引流术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治疗+肺癌术前化疗+术后免疫辅助治疗。
男,36岁,1周前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按感冒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后出现意识障碍,颈项强直,MRI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