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消化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病例摘要:女性,50岁,咳嗽、咳痰1月,咳少量黏稠痰,伴盗汗、乏力,期间曾有高热、咯血,无胸痛、气促,曾在当地医院予"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感染治疗1周,症状一度减轻。近2周来上述症状又反复,无发热,遂入院诊治。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尚正常。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血常规:WBC9.1×109/L,N0.72,RBC3.4×109/L,Hb97g/L。

为鉴别诊断该病例还需要完善哪些主要辅助检查()。

A . A.胸部CT
B . PPD皮试
C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D . 痰涂片和痰培养(细菌、真菌和结核杆菌)
E . 血浆ADA检测
F . 肺功能检测

从现代流行病学的观点出发,判断研究因素与非传染性疾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必要的条件不包括() 联系的时间顺序。 联系的强度。 联系的特异性。 联系的可重复性。 联系的合理性。 男,21岁,因受精神刺激,突然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毁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 痰蒙心神证。 痰火扰神证。 心火亢盛证。 肝火炽盛证。 肝阳化风证。 女性,35岁,黄疸、贫血伴关节酸痛3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脾肋下2cm,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1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25,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尿隐血试验阴性,无家族史。经治疗缓解1年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同时采取哪项措施() A.α-干扰素。 脾切除。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6-TG。 ATG。 梗阻性休克的基本机制是血流的主要通道受阻。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心内梗阻性休克和心外梗阻性休克。不是梗阻性休克病因的是()。 A.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心包缩窄或填塞。 心瓣膜狭窄。 心肌梗死。 肺栓塞。 男性,17岁,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全心衰竭患者,服用地高辛0.25mg/d,一周后检查心电图出现洋地黄中毒。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ST-T鱼钩样下移。 出现U波。 Q-T间期缩短。 P-P间期延长。 房速伴2:1传导阻滞。

病例摘要:女性,50岁,咳嗽、咳痰1月,咳少量黏稠痰,伴盗汗、乏力,期间曾有高热、咯血,无胸痛、气促,曾在当地医院予"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感染治疗1周,症状一度减轻。近2周来上述症状又反复,无发热,遂入院诊治。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尚正常。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血常规:WBC9.1×109/L,N0.72,RBC3.4×109/L,Hb97g/L。

为鉴别诊断该病例还需要完善哪些主要辅助检查()。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