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麻醉科Ⅰ阶段题库>心血管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A . 6~12小时达高峰
B . 13~15小时达高峰
C . 16~24小时达高峰
D . 25~35小时达高峰
E . 36~48小时达高峰

男性,34岁,东北籍,高热。头痛六天,谵妄、皮疹一天,于2005年1月入院,发病前两周曾经出差,坐火车拥挤有很多民工带铺盖等行李。体检:T41摄氏度,P112次/分,BP120/80mmHg,躯干。四肢满布充血性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脏不大,脾肋下可及2cm,质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Hb15g/L。WBC4.9×109/L,PLT120×109/L。根据题意,回答下列2题。对该病例进一步做哪些检查以协助诊断() A.Widal’s试验。 骨髓培养。 血培养。 Weil-Felix试验。 皮疹处刺破取组织液涂片直接染色。 下列哪种物质中毒具有缺氧和抑制酶的活力双重中毒机制() 亚硝酸盐。 汽油。 氰化物。 棉酚。 砒霜。 某男性退休工人。高血压病20午,不规则服药。晨起锻炼身体时突然头痛,意识不清,半小时后送到医院。体检:昏迷,血压27/16kPa,双眼向右侧凝视,左足外旋位。最可能的病变部位为() A.右侧半球表面。 右侧半球深部。 左侧半球表面。 左侧半球深部。 右侧脑干。 白喉的传染源是() 恢复期带菌者。 病人和带菌者。 以上均是。 健康带菌者。 病人。 患者男性,7岁,双眼异物感流泪1个月。查:双眼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双下睑,穹隆结膜可见大小均匀,排列整齐半透明状滤泡,诊断为() 沙眼。 结膜滤泡症。 滤泡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的程度能准确反映出梗死的范围。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