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大学专业学位中心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错别字

【答案】错别字是错字与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 别字又称

,指把甲字写成乙字。错别字也可简称错字,因为写“别”的也是写错的,通常所说的写“白字”

错字也包括写别字在内。

2.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3. 偏义复词

【答案】偏义复词是指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称为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4. 通用汉字

【答案】通用汉字的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理所需要使用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则是指现代所需要使用的汉字,它不包括很生僻的、专门用于古汉语的用字,也不包括专业用字。

5. 汉字的造字法

【答案】汉字的造字法是指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地说,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体来说,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做形声字。

6.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7. 义素分析

【答案】义素分析可以揭示出词语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的步骤一般是: ①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其共同特征与区别特征,即找出相应的义素;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义素分析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语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8.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广西西北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

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9. 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

,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

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10.调类

【答案】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也就是说,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根据能够区别意义的不同声调调值建立起来的声调类别。可见,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汉语方言的调类最少

的是三个(河北滦县),最多的是十个(广西玉林); 一般的是四至六个。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第一、二、三、四声只是个顺序,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些名称则是根据中古时期“平、上、去、人”四声的名称沿用下来的。我们现在仍然使用这些名称,目的就是便于了解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合情况。

二、简答题

11.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 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和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

【答案】(1)修辞同语言三要素的关系

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同语音、词汇、语法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①语音方面,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双关、对偶、拈连、歇后、摹声等。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 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语音修辞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词汇方面: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如语义双关、反语、仿词、婉曲等。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作用。

③语法方面:修辞主要是从同义(近义)形式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的。句子、句群有各种类型,选用什么样的句式,组织什么样的句群,是由表达的需要和要获得什么样的修辞效果决定的。句法修辞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2)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和研究修辞的好处

①有助于将修辞与其语言本体联系起来,更深刻的分析修辞现象实质;

②有助于从语境、言语交际层面,了解语言的使用发展情况、发展脉络及方向;

③有助于在言语的交际和使用过程中,选取恰当的修辞手段,增强语言表现力和表达效果。

12.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

【答案】聚合规则是符号与符号的替换规则,是潜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将新的词语装在旧有的装置上,构成新的句子,满足实际需要。比如述宾结构,在不同的场合通过潜在的同类词语,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具体的组合,比如“买酒、吃饭、洗衣、看书”等等。组合规则是符号与符号互相组合时所应遵循的规则,组合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我们说话时现创造的,所以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存在话语之中的,是对现实语句结构的高度抽象概括,比如汉语述宾结构,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这个组合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使用者不能改变这种规则。

13.下面这些句子在声音配合上各有些什么特色?

①您的光辉将永远照耀着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照耀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河山,照耀着五洲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