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乏力气短,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清骨散。 归脾汤。 金匮肾气丸。 补中益气汤。 中和汤。
治疗阴虚发热,应首选() 六味地黄丸。 一贯煎。 清骨散。 二阴煎。 三圣散。
患者,女,67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用()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滋阴固肾。 温阳滋肾固摄。
患者女,67岁,因“活动时心悸、气短6个月,加重2周”来诊。查体:BP150/80mmHg,颈静脉充盈,双肺底少许湿性啰音。HR92次/min,律齐。心尖部4/6收缩期杂音,向胸骨左缘传导。坐位时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喀喇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腹部未见异常。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脱垂。 主动脉窦瘤破裂。 升主动脉扩张。 不能确定。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消渴的常见变证() A.肺痨。 B.吐血。 C.中风。 D.痈疽。 E.水肿。
患者,男,40岁。多食易饥3个月,消瘦5kg,口干渴,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实有力。其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