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大学商学院820农业经济与管理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加以完善?

【答案】(1)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产权障碍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乡村干部自我经济利益和政绩的驱使以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淡薄,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到侵犯,某些乡村随意频繁调整农民的农地使用权,使得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感,在生产与投资上产生短期行为和掠夺经营现象。

②规模障碍

许多发达地区的大量劳动力己脱离农业而进入第三产业,农业实行规模经营己经具备了条件。然而由于法制滞后、土地市场发育不良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稳定的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还难以实现。

③产业与市场障碍

a. 农户在与农业产前、产后部门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 农户在市场交换中,相互处于无序、过度竞争状态

④管理障碍

很多家庭内部的经营管理基本上是家长制,家庭生产经营决策一般山家长做出,在利益分配上排斥利己主义,推崇重义轻利的利他主义,常常实行按需分配。这样家庭经营的管理水平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管理水平,造成家庭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正确处理农地产权关系,在有条件的地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

a. 国家农业法和农村十地承包法已经就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依法进行家庭承包经营将会使这一最重要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b. 在具备了实行规模经营的条件的地区,地方政府需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地的政策法规,通过农地的依法流转,促进本地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

②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的提升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社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产业关联程度会越来越强,需

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合同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体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户的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

③提高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应帮助农业专业大户和企业建立自己的账簿,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的经营管理。完善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延续下来的关键因素。

2. 农产品期货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为什么?

【答案】(1)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对象是农产品期货合约。农产品期货合约是一种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在交易所内集中交易、受法律约束并规定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时间和某一特定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某种特定农产品的标准化合约。

(2)交易商品的特殊性

农产品现货市场中交易的商品包括所有进入流通领域的农产品。

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本身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或特征:

①品质等级易于标准化;

②能够长期贮藏而且适于运输。

需要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的农产品现货市场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或特征,如表所示。

表 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的农产品现货市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交易目的的特殊性农产品现货市场及期货市场交易的目的如表所示。

表农产品现货、期货交易市场的目的

(4)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

农产品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如表所示。

表 交易场所特殊性的表现

交易方式特殊性的表现: 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竞价方式主要有公开喊价和电子化交易,在场外的交易者必须委托期货经纪公司代理交易,一对一的谈判交易视为违法。在农产品现货市场上,交易一般是一对一谈判签订契约,具体内容由交易双方商定。

(5)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

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交易保障制度是由会员制度、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构成的规则制度来保障期货交易的正常运行。

农产品现货市场中的交易主要以《合同法》等法律为保障。

(6)交易机制的特殊性

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机制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中,无论买入还是卖出期货合约,交易者均不需对合约具体条款进行协商。 在农产品现货市场中,交易者只能先买后卖,而且较难通过反向交易来解除实物交割的责任。

3.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与指标体系有哪些?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1)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

①比重法

比重法是根据各次产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的百分比确定其合理程度的方法。但比重法并不能完全反映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

②类比法

类比法是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同另一个地区相比,从而说明这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的方法。用于条件大体相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具有局限性。

③速度法

速度法是用一个部门的速度同另一个部门的速度比较,或者用一个部门现在速度同过去的速度比较,以此说明结构是否合理的方法。速度快慢只反映结构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并不能确切说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④协调法

协调法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运动的内在规律性,综合考杳部门之间在一定时期的合理比例关系,使产业结构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不受阻碍地和谐进行的方法。协调法要对产业部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深入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