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 夜间睡眠1h内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次数。 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平均时间。 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 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时间。
下列不是营养支持主要目的的是()。 维持正常代谢平衡。 治疗某些特殊疾病。 增加患者体重。 增强免疫能力。 保护和支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30岁,酒后驾车发生车祸,右上腹受伤致肝破裂。神志清楚,上腹部明显压痛,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130次/分,血压10.7/8kPa(80/60mmHg),尿少,口渴,过度换气。立即给病人快速补充血容量,宜首先输注() A.5%葡萄糖等渗氯化钠溶液。 全血。 10%葡萄糖液。 血浆。 右旋糖酐液。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鼻腔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应将空气流速、面罩内压力分别维持在() 10L/min;20~30cmH2O。 50L/min;5~15cmH2O。 100L/min5~15cmH2O。 150L/min;5~15cmH2O。 200L/min;20~30cmH2O。
患者,女性,28岁,4个月来自觉胸闷,2个月来有低热、盗汗,近3周来劳累后觉气促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两肺阴性。肝肋下2.5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超声心动图示心包大量积液。目前对该患者应采取的最主要处理措施是()。 A.心包穿刺抽液。 心导管检查。 PPD试验。 胸部X线检查。 血清病毒抗体测定。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临床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