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 发现教学模式
B. 掌握学习模式
C. 范例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发现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重组和改造,使学生的智力获得发展; 掌握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布卢姆,强调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指导,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它包括教学准备——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测验——测验——矫正——再测验几个阶段; 范例教学理论是由德国的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范例教学论对范例教学组织环节提出了各种设想,其中施滕策尔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基本上概括了其他范例教学论者所提出的各种设想。因此,范例教学模式的组织技术可以以他的基本设想为代表,划分为四个阶段:①范例性地阐明“个”; ②范例性地阐明“类”; ③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相互关系;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
2. 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
A.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 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 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 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德育模式的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是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价值澄清的日标就是使人们获得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使他们能以一种令人满意与明智的方式适应他们所处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价值观念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念或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
基础上的一种指南; 社会学习模式是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注重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3. 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
A. 实验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答案】C
【解析】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不具有阅读能力,所以不能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另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也不宜采用实验法。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观察法。
4. 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
A.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B. “叩其两端而竭焉”
C.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D. “君子之教,喻也”
【答案】C
5. “夏曰校,殷曰庠,周约序。学则二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 ( )
A. 《论语》
B. 《尚书》
C. 《礼记》
D. 《孟子》
【答案】D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苏联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把智育视为教育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此现象发生于( )。
A.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B.20年代的教育改革
C.30年代的教育改革
D. 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育改革
【答案】C
【解析】苏联在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偏差:20年代过分强调
,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30年代劳动教育,把生产劳动看做“学校生活的基础”
则把学生的智育看成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劳动课,结果使学校教育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在苏联建国初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教育领导机构一实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建立了统一劳动学校等等。因此,答案选C
7. 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 )。
教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乙:让他加入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丙:告诉老帅,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戊: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丁和戊
【答案】D
【解析】体谅模式也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创立的。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于道德发展来说,给机会表达隐藏于心中的敏感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等在课堂生后中销声匿迹,并引导学生关系人,体谅人。在这一模式中,体谅既指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意味着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学会关心。题目阐述的教例中,只有学生丁和戊是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现了对他人的关心。
8. 颜元认为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不包括( )
A. 毁坏人才
B. 荼毒生灵
C. 灭绝圣学
D. 败坏社会风气
【答案】C
9. 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
A. 晓庄学校
B. 育才学校
C. 山海工学团
D. 自然科学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