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专业综合之传热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利用肋化换热器来实现水与空气间的换热,若要强化传热,应将肋片加在空气侧还是水侧?为什么?
【答案】(1)为强化传热,应将肋片加在空气侧。(2)原因:与水侧相比,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较小、热阻较大,加肋片后可显著降低传热热阻,提高传热量。
2. 在气温为10℃的房间内用细绳吊一段直径均匀的圆柱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形状会发生哪些变化?冰块会在绳上完全融化吗?
【答案】由题意知,该冰柱的融化过程相当于竖圆柱的自然对流换热。根据竖壁自然对流换热的机理,由于冰柱壁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温度,故流体贴壁向下流动,边界层上部薄而下部厚。局部对流换热系数上部较大而下部较小,因此,虽然冰柱整个会慢慢融化,但是上部融化较快,其形状会变得上部细、下部粗,不等在绳上全部融化完就会掉在地上。
3. 什么是显式格式?什么是显式格式计算中的稳定性问题?
【答案】(1)在非稳态导热的差分分析中,取温度对时间的向前差分,使后一时刻的温度分布完全取决于前一时刻的温度分布,而不必联立方程求解。这样的差分格式称为显式。
(2)在显式计算中,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的选择会影响求解过程的稳定性,选择得不适当会使温度产生震荡,而不收敛于某一数值,这是不符现实的。
4. 从泡态沸腾机理分析,为什么大容器核态沸腾时,沸腾液体具有一定的过热度?
【答案】气泡处于既不长大,又不缩小的平衡状态时,必须满足的力平衡条件和热平衡条件分别为:
当忽略液柱静压差时,
由热平衡条件可知,
与对应的饱和温度为
令
与对应的蒸气饱和温度为
由于
可以看出,沸腾液体总是具有一定的过
热度
5. 简要画出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简述大空间沸腾换热的主要过程与机理。
【答案】如图所示。
水在1个大气压下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如图所示。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増高,出现4个换热规律不同的区域。
(1)自然对流沸腾:沸腾温差很小,壁面上只有少量气泡产生,而且气泡不能脱离壁和上浮,看不到沸腾的现象,热量依靠自然对流过程传递到主体。
(2)泡态沸腾:B 点后开始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壁上生成、长大,随后因浮力作用而离开壁。由于气泡大量迅速的生成和它的激烈运动,换热强度剧增,热流密度急剧增大,直到达到热流密度的峰值。
(3)过渡态:C 点后,生成的气泡过多,在加热面上形成气膜,开始时是不稳定的,气膜会突然裂开变成大气泡离开壁,阻碍了传热,换热状况恶化。
(4)膜态沸腾:壁面全部被一层稳定的气膜所覆盖,气化只能在气膜与液的交界面上进行,气化所需要的热量靠导热、对流、辐射通过气膜传递。此时壁温很高,辐射换热随热力学温度4次方急剧增加,D 点后热流密度又继续回升。
图 大空间沸腾换热的沸腾曲线
6. 肋片高度增加引起两种效果:肋效率下降和散热表面积增加。因而有人认为,随着肋片高度的 增加会出现一个临界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后,肋片散热量反而会下降。试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答案】(1)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2)计算公式表明,肋片散热量与以散热量不会
随高度増加而下降。
的双曲正切成正比,而双曲正切是单调增加函数,所
二、计算题
7. 如图所示,复合平壁用两种材料制成,导热系数分别为为B ,两侧分别有冷热流体流过,和
分别代表热、冷流体侧的表面传热系数。求:
和
,厚度为
为
,平壁面积
代表热流体入、出口温度,
代表冷流体入、出口温度
,
(1)此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尤。 (2)通过平壁的传热量
图
【答案】⑴
(2)
8. 试分别计算当温度为800℃和1400℃时,表面积为0.5m2的黑体表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辐射出的能量。
【答案】温度为800℃时:
温度为1400℃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